家電行業可以與物聯網技術結合,打造智能家電。資料圖片
一臺IPHONE,不僅具備自帶的功能,用戶還可以在ITUNE上搜索喜歡的音樂,甚至帶動了軟件產業為其設計收費軟件;一臺KINDLE,不僅是簡單的讀書器,還允許你在亞馬遜的網絡上搜索購買想要的電子圖書。無論IPHONE還是KINDLE,都擁有數量龐大的網絡粉絲群,他們每天都在網絡上鉆研這些隨身電子產品的用法,推薦軟件,交流感想,為產品做著無數的人際推廣,而各種客戶意見反饋,又進一步提升產品。
這樣強調產品與人互動,信息化與工業化結合的產品就出現在我們的時代。佛山制造希望從OEM出口轉型為自有品牌,在與國際品牌角逐中面臨著根本的思維轉變———從純粹的產品制造向“產品+服務”、“硬件+軟件”的方向發展。
信息化,不能滿足于某一個孤立的技術提升,不能滿足于應用ERP、CRM等系統進行企業各環節的管理。這些僅僅是開始,關鍵是企業如何從營銷思維和模式上轉變,如何通過有組織的信息獲取經濟價值。
上周五,佛山市委書記陳云賢向媒體和部分部門深入闡述了經濟發展要結合硬件軟件,充分重視信息化與智能化、互聯網和物聯網的理念,這應該引發從政府部門到企業的新一輪思考。
如何理解產業發展中“智慧”這一新生產要素的具體內涵?如何在佛山產業升級過程中嵌入“智慧”?近日,佛山市經貿局局長李堅接受本報專訪,詳細闡述他的理解和實踐。本報特將此作為“四化融合,智慧佛山”思想交流階段第五篇刊出。
家庭中普遍使用的微波爐使用智能技術后會有什么革命性功能?設想一下,一臺微波爐可以直接從信息中心下載用戶想要的菜式做法,不同的時間,不同的溫度,把用戶想要的菜式自動烹飪出來。這里面有幾個關鍵點:一是微波爐能夠模擬多種烹飪功能,二是觸摸屏、芯片、無線網絡等電子設備植入,三則是網絡信息服務平臺。
“智慧”讓傳統產業煥發生機
記者:如何理解信息或者“智慧”作為一種全新生產要素對于產業升級、企業活動的具體意義?
李堅:“四化融合,智慧佛山”提出以信息化融合工業化、城市化、國際化,這是一個革命性的體系,讓我們更加科學、直觀地理解如何創造一個宜居宜商宜發展的環境,來促進佛山產業轉型、城市轉型和環境再造。
然而,在產業轉型升級以及幫助企業做強做大的過程中,如何利用“智慧”這一全新的生產要素?這是“智慧佛山”戰略提出以來,經貿部門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在經濟生產領域,“智慧”的內涵是什么?簡單的理解,“智慧”應該代表一種先進的技術,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進行滲透,形成信息化的智能管理、產品等??梢灶A見,在“智慧佛山”概念下,通過更透徹的感知、更全面的互聯互通、更深入的智能化技術,佛山的各優勢傳統產業完全可以煥發新機。
但正如陳云賢書記所言,“智慧”帶來的是一種軟性的、看不見的、無形的生產要素。在產業領域,“智慧”還應包含企業的科技研發投入、文化、品牌經營、渠道布局、管理制度等,這就需要我們去慢慢探索。
具體到經貿部門,我們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找準“智慧佛山”的切入點,即以RFID、物流網等前沿信息化技術為主的“智慧”要素如何“應用”到佛山傳統產業中。
我們必須及早著手,推動工業研發、設計、生產、管理、流通等環節廣泛應用信息技術,促進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取得重大進展,通過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互動,傳統產業從數量主導型向品牌效益型轉變,經濟發展從總量優勢型向總量與效益并重型發展。
智能家電將現突破
記者:產業升級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在這個過程中,佛山如何切入“智慧”生產要素?
李堅:佛山是以傳統制造業為主的工業城市,“智慧佛山”要真正引領產業升級,關鍵在于“應用”。目前我們經貿部門的思路是,以“點”入“面”,以一個企業、行業為突破口,找到可行性方案并集成為標準,逐步向產業各個領域延伸。
比如家電行業與物聯網技術結合打造智能家電。目前佛山美的已經率先在這方面進行嘗試,他們的標準可能成為我們乃至世界國家智能家電的標準。家電行業引入信息技術不但增加了產品的功能,而且在生產、儲運、銷售、用戶的使用,直到產品報廢,皆可放在一個信息平臺處理,企業經營運作更貼近市場,快速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更易于回收處理廢舊產品,減少污染物排放,從而更具備競爭力。
我舉一個例子,家庭中普遍使用的微波爐使用智能技術后會有什么革命性功能?設想一下,一臺微波爐可以直接從信息中心下載用戶想要的菜式做法,不同的時間,不同的溫度,把用戶想要的菜式自動烹飪出來。這里面有幾個關鍵點:一是微波爐能夠模擬多種烹飪功能,二是觸摸屏、芯片、無線網絡等電子設備植入,三則是網絡信息服務平臺。
我們正嘗試同時在多個產業、行業尋找“應用”的切入點,“點”多才能逐漸匯聚成“面”。比如機械裝備、家用電器、陶瓷建材、紡織服裝、食品飲料、家具制造等,推廣供應鏈管理、集成制造和敏捷制造等網絡制造與管理技術,以及發展信息技術含量高、智能化程度高的品牌和產品等都是已經開始進行的工作。
“智慧佛山”提出了液晶顯示、LED、光伏產業、新材料等新興戰略產業發展目標,而這些目標同樣需要切入點,即企業的參與才是最重要的、最根本的。只有無數的企業融入到新興產業鏈條里,我們的新興產業才能成規模、上水平。
政府在這過程中就是幫一把、扶一片,打造企業發展的環境。具體來講,我們的措施很多,有的是宏觀的,也有具體操作層面的,比如我們開展廣東現代產業500強的申報,實施技術改造技術創新千項百億工程,開展的產學研對接、發展總部經濟、企業清潔生產、信息化等五類試點示范建設等等措施,企業參與的過程,實際就是推動佛山市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向先進制造環節前進的方向和重點。
打造平臺服務企業
記者:“智慧佛山”是一個全社會的系統工程,政府部門如何以“超前引領”的思維引導產業、企業結合“智慧”要素轉型升級?
李堅:企業和人是“智慧佛山”的落腳點和主體,而經貿部門的任務則是搭建一個好的平臺,為企業應用“智慧”要素提供標準和服務。
目前經貿局首先做的是運用政策手段,鼓勵RFID等物聯網技術和應用領域的突破。在市經濟科技發展專項資金(經貿局部分)中,將安排支持RFID等物聯網技術突破的項目和信息化技術提升傳統產業的項目,以及應用于物流、現代流通業的項目。
同時,加強招商,積極尋求全球主要RFID芯片提供商的產業轉移項目、國內重點RFID產業基地的項目,積極引入RFID產業鏈的射頻識別技術產品、讀寫設備與終端、專業芯片、標簽等項目。加強產學研合作。引進知名高校及RFID等物聯網技術研究機構進入佛山市建立研發中心,打造射頻識別產品的研發平臺、檢測平臺、培訓平臺。
結合新一代信息技術開發和應用的發展趨勢,我們采取一些具體措施有序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比如,開展“工業生產數字化改造示范工程”等4個100示范工程;開展推進企業關鍵環節信息化提升、產業信息化服務平臺、電子商務、物流信息化和信息化促進節能減排與安全生產五類試點示范建設等等。
而在整個產業升級背景中,為使傳統產業改造提升行動方案落實到實處,我們挑選出39個重點建設項目作為載體,每個重點項目企業用于改造提升的投資在1000萬元以上,企業用于重點項目改造提升計劃總投資48.315億元。
對應“智慧佛山”切入產業的幾大“應用”點,目前我們成立了一個促進物聯網產業發展工作小組,重點主抓現代物流、智能電網、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三個方面與智能、信息化的結合,每一個方面都會主抓幾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