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倪鵬通訊員鄢海斌
蓄三年壯腰力量,今年上半年,荊州經濟強勢領跑全省市州。元至六月,我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等多項指標增幅均處于全省第2位,生產總值緊隨“一主兩副”居全省第4位。
荊州交出“三年見成效”的答卷背后,投資是經濟發展的引擎、工業是經濟發展的核心,電力“先行官”則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保障,地方經濟發展離不開電力建設的“無縫對接”。
“電力先行”護航經濟跨越發展
一組數據顯示了壯腰工程實施以來荊州用電的變化。2012年,荊州電網最大負荷為263萬千瓦,2013年最大負荷為308萬千瓦。2014年8月4日,其最大負荷達到341萬千瓦,較2013年峰值增長10.6%;日電量達到6630萬千瓦,雙創歷史新高。
2001年至2014年,荊州市新建220千伏變電站2座、新增變電容量720兆伏安,110千伏變電站從47座發展到54座……
各項數據逐年攀升,顯現了荊州用電需求的加大,也從另一個側面凸顯了荊州經濟的持續跨越式發展。
與此同時,截至7月31日,國網荊州供電公司連續安全生產1449天。在負荷尖峰時刻,荊州電網運行平穩、供電有序,未發生意外停電事件,經受了“負荷三破記錄、電量兩創新高”及惡劣天氣的考驗。
“電力先行”歸功于電網規劃的龍頭作用。今年以來,國網荊州供電公司完成2015年至2020年配電網滾動規劃,編制了供區10個縣市《縣域電網發展規劃》和《工業園區電網專項規劃》,通過規劃調整主動適應地方經濟發展態勢,為滿足招商項目的用電需求打好基礎。
此外,加大電網項目的儲備力度,加快電源點項目儲備,加強電網項目建設管理也成為重中之重。元至7月,荊州電網開工35千伏及以上電網建設項目22個,總投資達13.66億元,18個電網項目投產,有效緩解部分地區供電能力不足的發展瓶頸。
“一天也不耽誤”主動服務深入人心
隨著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開展,一種變化正在國網荊州供電公司工作人員身邊悄然發生。
“主動服務已經成為了習慣,我們人人都是‘客戶經理’。”該公司報裝辦王俊對此深有感觸。
從今年6月開始,各類用電客戶申請用電,首次提交的資料大幅度減少。公司報裝辦負責人劉行權拿出最新印制的《高壓用電報裝一本通》算了一筆賬:居民客戶提交的申請資料種類由4種減少到3種,低壓客戶由6種減少到3種,高壓客戶從13種減少到4種,新建住宅客戶由12種減少到6種……這樣大大簡化用電報裝手續。
上半年,國網荊州供電公司率先在全省使用“e網通”開展用電報裝業務,利用信息平臺,實現供電方案、設計審查等項目的電子會簽會審,壓縮報裝考核時限18天,高壓用戶平均接電時間能夠縮短23%。
今年8月,荊州凱元醫療醫用紡織品項目負責人梅英,因為廠區用電問題犯了難。項目投資方要求在一個星期之內完成廠房通電,否則會影響下一步設備安裝。梅英無奈之下求助電力部門,讓她意想不到的是,次日上午七點多鐘,國網荊州供電公司總經理吳耀文率隊來到廠區,電力作業車輛和工作人員全部就位,一天內搶通電路,當天實現廠區通電,保證了項目正常投產。
在各個項目建設過程中,同樣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主動上門服務重點項目電力配套設施規劃和建設工作,已成為國網荊州供電公司工作人員的常態。通過為項目開辟“綠色通道”,實行“一對一”客戶經理跟蹤負責制,提供細致高效的服務,以此確保項目順利投運,也為營造良好的投資“軟環境”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