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9月27日開始到10月10日,昆明供電局輸電管理所的工作人員對橫穿該小區上空的上梁Ⅰ回和Ⅱ回這兩條110千伏線路實施加高改造,在小區的綠地邊新安裝兩基25米高的鋼塔,把原有3至4號塔間導線對小區中心景觀水池頂面的距離從4.5米加高到18米,為該小區消除安全隱患,小區的800多住戶就能安心生活了。
小區景觀水池想與線路“親密接觸”
線路為什么會橫穿該小區?線路的弧垂距離為什么會底低得如此嚇人呢?據輸電管理所生計室線路管理專責介紹,德緣小區南區上空的110千伏上梁I、II回線,分別于1986年和1988年取得昆明市規劃管理處和成都鐵路局開遠鐵路分局關于線路路徑的批復,于1989年建成投產,原名110千伏昭梁I、II回。2005年,220千伏上峰變電站建成后更名為現在的110千伏上梁I、II回。德緣小區建成之前,線路通道與沿線建筑物之間的安全距離滿足法律和行業標準。
德緣小區2000年建成并交付使用,2001年該小區在線路下方建設了中央景觀水池,導致上梁I、II回3至4塔之間導線的最低點與景觀水池安全距離不滿足要求,形成了安全隱患。
再努力隱患還是懸而未決
2001年起,昆明供電局就該隱患多次與德緣小區開發商得亨地產公司協商尋求解決,并積極向西山區人民政府、西山區安監局等單位和部門反映情況。
2007年,得亨地產公司擬出資對上梁I、II回3至4號鋼塔段間線路進行遷改,于同年8月13日與昆明供電局簽訂了線路改造協議。但由于得亨地產公司內部原因,遷改設計工作突然停止。從此,昆明供電局開始長達7年的隱患治理工作,一方面加強了對該隱患的的巡視周期,在小區內安裝了大量的隔離設施和警示標示,發現問題及時向德緣小區物業管理公司發放安全告知書,要求其加強小區隱患點管理,另一方面不斷將隱患情況匯報昆明市西山區各級政府部門,但多年來該安全隱患還是未得到有效解決。
攔路石被多單位聯動搬走了
本以為這將成為一個“頑癥”,但是該隱患的整治工作顯現出了一絲曙光。今年1月23日,昆明供電局在收到西山區馬街街道辦事處《關于對110千伏上梁I、II回德緣小區南區段安全隱患進行整治的函》后,迅速組織人員對有關情況進行了核實,并安排專人到馬街街道辦事處和西山區政府進行溝通,商請相關單位協調解決。
隨后,昆明市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也向昆明供電局遞交了《關于迅速查處德緣小區上空高壓輸電線路疑似存在事故隱患的函》,該局立即責成專人對德緣小區上空高壓輸電線路安全隱患進行了現場勘驗和調查核實,經現場測量3至4號最下一層橫擔到地面的垂直距離為18米,導線弧垂在20℃時為4.08米,均滿足《110千伏~750千伏架空輸電線路設計規范》(GB50545-2010)標準,但是導線對小區中心景觀水池頂面僅4.5米,不滿足《110千伏~750千伏架空輸電線路設計規范》(GB50545-2010)中,對于“110千伏導線在最大弧垂時對地面距離不小于居民區7米”的有關規定,存在人員觸電、輸電線路停運的安全隱患。隨即,昆明供電局協同物業管理公司對上梁I、II回3至4號塔線路之下方的景觀水池區域進行了圍擋封閉并設置了安全警示標志,隔離了隱患。
今年10月10日,昆明供電局輸電管理所將在該小區組立第二基鋼塔,徹底完成兩條110千伏線路對地距離的加高處理,原有的4.5米對地距離將變成18米,屆時,該小區的800多住戶將再也不用為懸掛在小區上空的超低高壓線而擔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