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核電網訊:中國東北地區首個核電站—遼寧紅沿河核電站3號機組23日中午12時56分并網發電,至此,遼寧紅沿河核電站發電機組增至3臺。
紅沿河核電站位于遼寧省大連市瓦房店市,作為中國東北地區第一座核電站,遼寧紅沿河核電站3號機組于2009年3月開工建設,1、2號機組則分別于2013年2月、11月開始發電。
紅沿河核電站全景圖 左起第三臺機組為3號機組
遼寧紅沿河核電站有關部門表示,并網發電的3號機組使用中國廣核集團自主品牌的CPR1000核電技術,其國產化率達80%。其中,反應堆控制棒驅動系統首次實現國產化,反應堆壓力容器、蒸汽發生器、汽輪發電機等關鍵設備均由國內廠家供應。
與同等規模的火力發電廠相比,該機組每年可節約標煤25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603萬噸、二氧化硫5.8萬噸,綜合減排溫室氣體效應等效于1.65萬公頃森林,相當于大連地區PM2.5下降3.7%。
來自環保部門的監測數據顯示,紅沿河核電站周邊空氣、海水、土壤等監測結果保持穩定,從未出現異常。2014年,紅沿河核電站實現上網電量逾百億千瓦時。
遼寧紅沿河核電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曉峰表示,紅沿河公司將嚴格遵守國家核安全管理法規,加強安全管理,確保已經發電的3臺機組安全、穩定運行,為遼寧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奉獻清潔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