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供電運維檢修部配網專職王曙寧介紹說,以前該片區的供電運行數據都得到現場才能看到,此次對該站所進行適度改造并加裝一套一體化智能終端,則可以將現場所有電力設備的具體運行數據信息實時傳送到供電調度控制中心,使之全面掌握配電設備的運行情況。
調控中心配置了最新型的“智能大腦”系統——配電自動化主站系統,能夠對設備超載、低電壓等實現自動預警和主動搶修。換言之,當電力線路發生故障時,供電部門能迅速遠程隔離故障點,并主動進行供電方式的轉換,使失電線路快速“自愈”,大幅度縮短停電故障恢復時間,提高供電可靠性。
此外,智能終端還能能根據監測到的電壓質量等信息自動調整電壓,使之符合用戶需求;根據GPS實時定位設備與搶修隊伍,使故障信息在最短時間內發送給最近的搶修隊伍,縮短居民區停電故障恢復時間,大大提高客戶滿意度。
記者了解到,智能終端涉及配網站所終端(DTU)、配網饋線終端(FTU)、配變終端(TTU)和故障指示器等四大類,以適應不同電力設備信息傳達和倒閘操作的智能化。據悉,今年常州供電公司將投入1.8億元進行配電網自動化改造,首批試點204條配電線路,涉及配電站所、環網柜、柱上開關等約600余個關鍵節點,主要試點區域選擇在負荷密度高、供電可靠性要求高的鐘樓核心區、天寧核心區和新北中心區,預計于年底前完成,屆時常州市主城區智能配電網覆蓋面將達50%。
在今年試點工程基礎上,明年起將逐步向全市1800多條配電線路推開,形成常州市智能配電網全覆蓋,預計總投資將超10億元。 來源:北極星電力網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