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規劃為引領確保項目精準實施
電網建設,規劃是龍頭。規劃的編制,必須堅持差異化設計和設備全壽命周期理念,加強前期的調研分析,按照“先規劃、后可研、再計劃”的主線推進項目建設。要堅持問題導向,滾動調整規劃項目庫,優化項目投資和建設時序,增強規劃的針對性、投入的精準性和建設的時效性,促進規劃有效落地,切實解決電網存在的主要問題。
2015年,為響應國家“一帶一路”戰略部署,日照市提出“突破園區、聚力招引”的工作要求。日照供電公司主動聯絡,與各區縣政府舉行電網“十三五”發展對接,凝聚共識,增強合力。地方黨委政府承諾,將“十三五”電網項目全部納入政府用地規劃、城鄉建設規劃、環保規劃中,做到規劃一次性銜接、一次性對接、一次性批復,確保了規劃的嚴肅和投資的精準,更好地服務日照臨港工業建設。
“十二五”期間,日照電網投資預計完成42.6億元,電網建設有效地支撐了日照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十三五”期間,計劃建成滿足新增負荷發展和新能源接入需求,結構合理、技術先進、靈活可靠、經濟高效的堅強智能配電網。屆時,110千伏電網鏈式結構比例將達100%,35千伏無重復降壓,10千伏線路聯絡率100%、N-1通過率100%,農村戶均配變容量達到2.0千伏安以上。
以“四化”為手段提升配網管理水平
電網建設的成果,最終體現在通過強有力的配網實現優質電能落地。網格化規劃、模塊化設計、標準化建設、精益化運維,是深化配網建設、提升配網管理的重要手段。
網格化規劃。將日照主城區劃分為16個供電網格、48個區塊,形成1個主報告、3個專題報告的規劃成果。按照遠景10千伏全部采用雙環網網架結構,供電半徑小于3公里,配電自動化及光纖覆蓋率達100%的規劃思路,打造中心城區配電網。
模塊化設計。以國家電網公司典型設計為依據,在配網、農網項目設計時,按標準化、通用化、實用化要求,將各類主要物資、輔助材料組合成標準設備和架空線路設計、配變臺區設計、電纜線路設計模塊,減少設計編制、物資提報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標準化建設。項目建設嚴格執行模塊化設計,典設應用率和標準物料應用率均達100%。嚴格按照技術標準、設備選型和批復的工程規模、建設選址等要求開展工程建設,確保技術原則和建設標準落地。嚴控工程質量,強化監理到位監督,落實關鍵工序掛牌、隱蔽工程旁站,加強施工工藝控制,提高建設水平,保障工程實效。
精益化運維。堅持“能帶不停、一停多檢、少停多供”,實行運維業務上集中管控、資源上分散管理、市縣一體化推進。大力推行內外部綜合協同檢修和帶電作業,業擴項目帶電接火率達100%,帶電作業次數同比增長143%,累計減少停電5.72萬時˙戶,增供電量562萬千瓦時。實施“五個一”標準化主動式搶修,設置網格化搶修站點60個,依托智能配網平臺,精簡搶修指揮流程,監督搶修工作進度,故障搶修平均時間縮短1.05小時,到達現場及時率達100%、恢復供電及時率達99.9%以上。今年1~9月份,配電線路緊急故障跳閘次數在2014年降低57.7%的基礎上,繼續降低66.3%。
日照供電公司繼2014年之后,再次在全省率先完成年度農配網工程建設任務,整治42條配網線路和286個臺區重過載、低電壓等問題,提升了配網供電能力和裝備健康水平,臺區日線損達標率達97%,列全省前列。
以服務為導向彰顯央企責任擔當
優質服務是企業的生命線,更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實踐。
好的機制是實現優質服務的保障。日照供電公司建立“上游為下游、后臺為前臺、全員為客戶”的客戶導向型機制,構建橫向專業協同、縱向上下貫通的“大服務”工作格局,成為驅動項目發展的動力引擎。
2015年,面對“一帶一路”重大發展機遇,日照市一批重大交通基礎設施、新興產業、城市形象工程等重點項目先后立項。日照供電公司主動對接政府項目庫,全面分析項目建設需求,科學制定配套供電方案,超前實施配套供電工程建設,確保變電站、新建配電線路與新上用電項目同步聯動。同時,建立基于大數據的客戶服務信息數據庫,提前獲悉業擴信息,確保重點工程、重要項目提前入庫,同時提供微信辦理、查詢業務,實現業擴資料線上受理、業擴流程實時查詢、服務質量全程監控,確保重點項目快速有序落地。
在客戶導向型“大服務”機制下,日照機場220千伏線路遷改工程超前3個月完成;日照鋼鐵精品基地配套項目500千伏巨峰變電站輸電線路,提前2個月實現全線貫通;110千伏明望臺、林灘、香店3座變電站,在寸土寸金的城區實現“兩投產、一開工”,徹底解決了主城區10年未新建變電站、電源布點嚴重不足、城區負荷接帶能力嚴重滯后的老大難問題;山東首個沿海港口高壓船舶岸電項目投入運行,預計年替代電量達230萬千瓦時,替代燃油1863噸,每年可為港口節約運行成本約115萬元。 來源: 中國投資咨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