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戶居民享“水電氣”集采便利
5月8日,對無錫太湖朗詩綠郡小區1000戶居民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當天,與其生活密切相關的水、電、氣實現一體化集中采集,他們不用再為時間分散抄表而煩惱。
據國家電網無錫供電公司相關人士介紹,水電氣三表數據集中采集系統是利用供電公司現有的用電采集通道,建成跨行業能源運行動態數據集成平臺,實現水、電、氣集采集抄。具體做法是在智能電表表計下方安裝通訊線,統一將信號接到接口轉換器,通過轉換制式,數據再集中傳輸到供電公司終端采集系統。下一階段,供電公司將擴大三表一體化采集試點用戶數,計劃在年內完成30萬用戶三表采集建設,優化全地區三表采集技術方案和接入方案,將其納入無錫地區新建小區建設標準,建立日常運維監督機制。
“三表一體化集中采集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實時采集便于監控和分析,相比之前水電氣數據通過各自通道傳輸,大幅節約了通道建設部分的公共資源。”國家電網無錫分公司相關人士介紹,三表一體化采集還能起到安全警示作用,當居民的燃氣使用量將在數據平臺實時監測,如果和平時使用量有較大出入,可能漏氣,后臺會及時發覺。
319萬只,智能電表實現全覆蓋
據悉,2010年起,國網無錫供電公司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智能化電表推廣工作,截至2016年4月30日,無錫地區安裝319萬只智能電表,智能電表使用覆蓋率達到99.8%,其中低壓用戶317.167萬,高壓用戶2.2991萬,在全省領先。
智能電表能夠免去入戶抄表對居民的打擾,通過采集系統實現自動抄表,提高抄表的準確率。據國家電網無錫分公司計量室屠煒介紹,以往居民的老式電表出現故障后沒能及時發現和處理,等到繳費的時候覺得用電量偏高了,但是又沒有查詢的途徑。而智能電表則會通過大數據平臺將居民用電信息納入南京總公司監測范圍,總公司每隔一小時監測一次,一旦發現故障就會通知子公司,無錫供電公司接到故障通知后會根據故障類型以及內部管控要求,一般情況下一個工作日內解除故障。另外,用戶智能電表的用電信息納入后臺管理,居民在微信平臺“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綁定戶號后可實時查詢電量電費、充值繳費以及網點和停電信息等。
6年分批次,還要敲門做工作
整個智能電表的安裝、輪換前后持續6年時間,有時夏季露天變電室的周圍氣溫高達50攝氏度,無論作業環境多差,裝表的工作按部就班進行著。一個表換下來要花20到30分鐘,換過的表還要保存3—4個月,以便記不得電表底數的居民回查。這些工作人員都能克服,最讓他們頭痛的是部分居民的不理解不配合。“有些居民對安裝智能表存在一些誤解,覺得儀器更加智能了,用電度數就會計量得更準,用電度數久而久之就增加了。”國家電網無錫供電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以春潮花園小區為例,近3000用戶,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安裝,現在只完成了2500戶。中間街道、社區工作人員陪著一個樓道一個樓道,挨家挨戶敲門做工作。“相比于居民,企業用戶更支持安裝智能電表。” 來源:無錫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