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陜電外送”重大工程——榆橫~濰坊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在橫山縣成功進行張力放線作業。
作為落實國家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重點建設的12條輸電通道之一,這一工程的實施將帶動陜北煤炭高效清潔利用,緩解京津冀魯地區電力供應緊張和大氣污染。
陜西煤炭產量在全國排第3位,但發電量排18位、電力外送排第9位,“十二五”期間,全省累計外送電量僅273.18億千瓦時,相當于輸煤1085萬噸。
為實現陜北能源化工基地煤炭資源高效清潔利用和大范圍消納,陜西正加快煤電一體化項目建設并推動電力外送。目前陜西承擔的4項特高壓工程已陸續開建,清水川、趙石畔、小壕兔等煤電一體化項目正加快推進。
據國家電網陜西省電力公司介紹,預計到2022年,陜西將形成6個電力外送通道,每年外送電量約1700億千瓦時,相當于每年輸出原煤約6800萬噸,有力促進陜西從煤炭大省向電力大省轉變。 來源:國際能源網能源資訊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