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9日,“電力天路”青藏聯網工程安全運行5年,累計為西藏送入電量近35億千瓦時(對于日常來說,1千瓦時即1度);從2015年6月1日青藏聯網工程實現反送開始,截至目前累計送出水電超過10億千瓦時。
到2020年,隨著西藏統一電網建設目標的實現,西藏主電網將延伸到全區74個縣的主要鄉鎮,覆蓋全區人口的97%,縣域電網將至少有兩條110千伏線路供電,供電能力和服務水平明顯提升,基本滿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用電需求。
青藏聯網工程投運
結束藏中電網孤網運行歷史
青藏聯網工程是從根本上緩解西藏電力供需矛盾、優化電源結構、保障電力中長期供應、推進西藏低碳經濟、實現節能減排、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工程,是迄今為止在世界上建成的海拔最高、建設難度最大的輸電工程,作為目前藏中電網與西北電網的唯一一條大動脈,對維護國家安全和促進社會穩定,推動西藏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和現實意義。
工程建成前,藏中電網孤網運行,受網內電源結構和裝機規模影響,豐盈枯缺和長期缺電的矛盾十分突出,尤其是冬春季枯水期,藏中電網電力缺口高達30%以上,嚴重制約了西藏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2011年年底,青藏直流聯網工程建成投運,徹底結束了藏中電網孤網運行歷史,極大緩解了藏中電網電力供應緊張局面。
青藏聯網工程投運,實現了藏中電網與西北電網的互聯,是全國電網互聯互通的重大戰略工程,極大地提升了藏中電網的資源優化配置能力,不僅根本上緩解了西藏中部地區冬春季節缺電局面,而且為西藏清潔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創造良好條件,將西藏能源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為西藏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助推西藏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
無人機新型巡檢模式
保障電力可靠供應
國網西藏電力有限公司把保障青藏聯網工程安全穩定運行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運用直升機、無人機和人工巡檢等相互協同的新型巡檢模式,有力地促進了西藏電網裝備技術、智能技術、信息技術的升級換代,電網網架結構、安全水平、功能形態也因此發生重大而深刻變化,保障了電力安全可靠供應,使工程實現了從“輸血”到“造血”,打開了西藏電網發展的歷史新格局,為川藏聯網工程的提出和建設提供了重要參考,“十二五”期間兩項“電力天路”工程建成投運,為“十三五”加速實現藏中電網與昌都電網聯網、構建堅強智能的西藏統一電網建設吹響了戰斗集結號。
“十二五”以來,青藏聯網工程為促進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能源電力命脈作用,更為西藏水電、光伏、風電等清潔能源開發和利用提供了服務保障,從“輸血”到“造血”,為西藏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5年來,工程累計向西藏送電近35億千瓦時,折合節約標煤量約43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345萬噸;累計外送電量超過10億千瓦時,全部為水電、光伏等清潔發電,切實推動了西藏電力能源的清潔化轉型,實現了能源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目前,西藏水電站裝機已超過168萬千瓦,光伏電站裝機達到27萬千瓦。
2011年底至今藏中電網電力供應充足,2015年首次實現電力外送,藏中電網最高用電負荷已連續5年刷新歷史最高紀錄,達到了84萬千瓦,電力供需基本滿足西藏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全區工業企業和居民用電需求得到不斷釋放。 來源:西藏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