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要發展,電力需先行。作為廣東省率先實行敞開供電的城市,佛山的電力建設一直深受社會各方認可,但經歷了長期發展的積累,佛山新時期高質量發展的轉型升級需求對佛山電力供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對此,近年來南方電網廣東佛山供電局積極推動多項重點電力工程,狠抓技術創新與服務提質,為期望未來走得更快更遠的佛山,提供了有力且可靠的電力支撐。
克難關
“過江龍”帶來“及時雨”
11月20日,位于順德的110千伏新聯變電站正式投產,參與工程的人員紛紛長舒一口氣,這既是因為順德的用電緊張得以緩解,也是因為兩年艱苦的建設終于畫上圓滿句號。
作為佛山產業重鎮,順德連續七年位居全國百強區首位,高速發展的經濟,帶來了對電力日益強烈的渴求,尤其是正代表珠三角申報國家高新區的順德高新區。以區內的順德高新產業園為例,此前該園區用電裝變容量約4.75萬千伏安,隨著大型工業用戶相繼進駐,預計到2020年,規劃區總裝變容量12萬千伏安,最終用電負荷將達8.6萬千瓦,亟需加速配套電網設施建設,因此新聯變電站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新聯變電站位于順德高新產業園內,于2016年開工建設,本期投運容量為126兆瓦,相當于1.5萬戶、約杏壇鎮三分之一的家庭同時用電。投產后該站主要為順德科技工業園C區及周圍的新聯村、海凌村、昌教村、高贊村、馬寧村和馬東村的部分居民生產生活供電,并助力多個政府招商引資項目上馬,為順德高新區快速發展、村級工業園改造提供可靠的電力供應。
然而,這么重要的項目,在建設中卻遭遇到不少困難,最突出的就是“過江”問題。新聯變電站入站線路全長3.6公里,原本為架空線,后為配合政府沿線規劃調整,佛山供電局決定將其改為地下電纜,這意味著其中680米的電纜,要在水下33米深處穿過容桂水道。
盡管在政府的積極協調下,順利解決了占地施工的土地審批和規劃布局問題,但一個個工程難題接踵而來,比如因路徑長、河底地質狀況不穩定,如不能解決固定問題,管線就可能會懸空破裂,此外水下施工還會面臨高壓、防水等一系列挑戰。
為此,佛山供電局工作人員多次與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的專業技術團隊進行技術論證,決定先往水下鋪設直徑800毫米的鋼管,再往鋼管內穿入6根復合材料管道,最后把電纜穿過管道。杏壇供電所基建業務相關負責人表示,這種方法不僅能保障施工質量,還能降低成本、縮短工期,施工期間基本未對容桂水道的航運造成影響。
除了是順德史上首條水下電纜,新聯變電站項目還創下了多個第一,比如它是佛山供電局試點的第一個零缺陷移交變電站,該工程承接并落實廣東電網公司基建工程“零缺陷”移交試點工作要求,完成投產前零缺陷移交目標,確保了該工程高質量投產。
在建設項目期間,佛山供電局也對有序規劃用電、政企共建管溝方面開展了積極探索。早在2016年12月7日,供電部門就與順德高新區管委會簽訂的電網投資建設框架協議,協同開展高新區電網專項規劃并納入高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順德供電局還將在“十三五”期間投資11.5億元,用于建設園區配套電網,為順德高新區創建國家級高新區再添有力保障。
精技術
“黑科技”電網護航當地發展
近年來,順德逢簡水鄉吸引了越來越多游客,在美麗的鄉間風景中,幾乎不會有人留意到路邊的一個配電臺架,但其實它是南方電網首個建成的10千伏全絕緣臺架。
工作人員表示,過去的配電臺架會露出部分帶電體,而作為旅游點,風箏、氣球等在逢簡十分常見,另外在臺風期間,一些輕小物件或小動物也會被吹起,這些東西如果掛到帶電體上,就很容易造成設備短路。
而在全絕緣臺架上,通過更新接頭工藝,采用硅膠、塑料合金等絕緣材料,實現了臺架的絕緣,從而減少了故障停電,尤其是在臺風吹襲的時候。自去年9月建成以來,該臺架經受住了多次考驗。“比如今年‘山竹’期間,順德杏壇是停電的重災區,但這個臺架一直正常工作,保障了逢簡的用電安全。”工作人員說道。
由于旅游產業的不斷發展,近年逢簡的用電量不斷增加,為此佛山供電局積極為當地電網進行升級,把主要游覽區域的架空線改為地下電纜,以改善景觀,并增建預制式配電房。由于在工廠內已把設備裝入預制件內,現場只需吊裝拼接,預制式配電房的施工時間從原來3到4個月,縮減到1個月左右,顯著減少了對景區的影響。此外由于工程無需使用鋼筋或混凝土,施工的污染和擾民問題得到有效緩解。
佛山供電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加大投資力度,進一步提升逢簡電網建設水平,包括將再新建一條10千伏線路,以滿足當地未來發展需求,而針對日益增加的新能源汽車,將在逢簡三個地點建設11個充電樁,目前已有部分投入運營。
優服務
足不出戶遍享便利
在逢簡不少地方,都貼有客戶經理的照片和聯系方式,村民遇到用電問題時只需一個電話,客戶經理即可上門服務。自今年8月起,佛山供電局全面推行網格化服務模式,以居民社區、產業園區為單元,將佛山五區劃分為516個基礎網格,每個網格設定一名專屬客戶經理,以幫助網格內的客戶解決用電問題。
該模式自推廣以來,收獲不少好評。如逢簡村民梁生表示,現在家里出現了電表故障等問題,就會聯系當地的客戶經理梁沃堂,約好上門檢修的時間,十分方便。除了完成電話預約的檢修服務,梁沃堂每天還會走街串巷,上門詢問村民有沒用電問題,基本走遍了全村5千戶家庭,現在村里人看到他,都會親切地叫一聲“堂哥”。佛山順德供電局杏壇供電所相關負責人也表示,自從推行客戶經理后,客戶滿意度得到了不少提升。
此外,為了進一步提升服務品質,11月起,佛山供電局組建起30支共產黨員服務隊,開展重要供電保障及急修、營銷、志愿等服務,重點對五保戶、特困戶等困難群體,開展主動上門辦理業務等針對性服務。此外,佛山供電局還對25項辦電業務進行全面梳理,結合互聯網服務平臺的應用,建立“數據優先跑、供電補充跑、客戶不需跑”的工作機制,年底前實現客戶辦理所有用電業務“一次都不跑”。(趙艷 劉安琪 劉酩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