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湖北省通過電力行業增值稅稅率調整等方式,先后4次下調一般工商業目錄電價。從今年4月起,在市作風巡查第八組的督導下,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和國網武漢供電公司,對全市轉供電環節電價收費問題進行專項整治。
據悉,截至5月29日,全市1049家存在加價收費的轉供電主體開始執行國家目錄電價并積極開展清退工作,清退戶數47788戶,清退金額共計5948余萬元。
1049家轉供電主體完成清退
自去年4月1日至今,為切實降低一般工商業用戶用電成本,湖北省先后4次下調一般工商業目錄電價。由于歷史遺留等多種原因,電網企業無法直接供電給每一戶工商業用戶,需借助其他主體進行轉供,由此產生轉供電加價收費行為。
去年9月,市發改委曾聯合市供電部門,對全市商業綜合體、產業園區、物業和寫字樓等轉供電主體亂加價開展專項整治。
市作風巡查第八組發現,轉供電環節亂加價現象依然存在,該組于今年3月,先后向市市場監督局和國網武漢供電公司下達關于轉供電亂加價收費問題的交辦函,要求兩家單位分別從價格監督檢查和電力行業管理不同角度密切配合,暢通轉供電主體違規收費問題反映渠道,對全市轉供電環節電價收費問題進行專項整治。
市市場監管局根據國網武漢供電公司提供的6124個轉供電收費計量點名單,出動千余人次,聯合供電部門開展全面摸排,同時主動收集線索,組織檢查。
截至5月29日,全市確定的一般工商業轉供電主體為2986家,其中,執行目錄電價的1632家,通過上門政策宣傳執行目錄電價并積極清退的有1049家,拒不執行目錄電價和清退工作不積極被立案查處的有305家。目前,共清退戶數達47788戶,清退金額5948余萬元。
多收一分錢都要清退
國網武漢供電公司相關負責人透露,過去很多小區的電力設施都是產權單位自建自管,基本是在2010年以后才對新建小區提出一戶一表的要求,因此造成了居民用電上的轉供電現象,目前武漢大概有259個小區近20萬戶存在這種情況,全部改造需20億元投入,且有的小區沒有物業,實施改造較困難。
商服用電方面,因很多賣場格局常常變化,通過隔斷,今天多一戶明天少一戶,沒辦法做到一戶一表,這就出現了產業園區、商業綜合體、大賣場等轉供電主體。由于轉供電過程中會有損耗,加上涉及設備、維護等問題,因此出現電費加價行為。
據市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介紹,此前對于轉供電過程中的損耗成本,國家規定是由用戶據實分攤,過去很多轉供電主體都會根據實際情況,在目錄電價的基礎上,向用戶多收一些錢。
去年4月1日,最新頒布的《湖北省物業服務收費管理辦法》第15條規定,供電損耗計入比例原則上不超過總表計量數的7%,且可納入物業收費范圍。從法律上明確,在目錄電價基礎上多收的任何一分錢都屬于違規行為,這一輪的清退工作,主要是針對去年4月1日至今轉供電主體加價多收的電費。“目的就是為了打通電費降價的最后一公里。”
7月1日起工商業電價再降10%
已開展清退工作的轉供電主體中,東西湖中心廣場此前因每度電向商戶多收了0.44元被《長江日報》報道。報道刊發后,東西湖中心廣場物業武漢盛世欣達商業管理有限公司連夜開展賬務清理工作,并張貼公告,逐戶通知商戶辦理退款,3天內完成全部清退工作,共計辦理退費商戶118戶,退款金額82萬元,且立即執行了目錄電價。
長江日報記者從國網武漢供電公司了解到,今年4月1日,湖北省一般工商業及其他用電銷售電價再降低了0.0253元/千瓦時,到今年7月1日,還將在這個基礎上再降0.067元/千瓦時,實現再降10%的目標,預計降費總額超9.5億元。
電價持續下降及轉供電主體加收電費清退工作的推進,受益最大的還是中小企業。武漢東翼今天商貿有限公司目前在全市有超過300家Today超市,一些涉及轉供電的門店本次陸續收到了一千元至幾千元不等的退款。
“7月1日電費再次下調后,預計每間門店根據面積大小,每月用電成本能降低1000元至1500元左右。”該公司相關負責人坦言,經營成本的下降,會進一步提升企業發展的活力。
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提醒,市民如果發現市商業綜合體、產業園區、物業和寫字樓等轉供電主體收費超過目錄電價的,可以隨時撥打12315舉報。記者劉海鋒
武漢建設工程將實行動態扣分機制
紅色警示企業暫扣安全生產許可證
5月31日下午,在全國第18個“安全生產月”到來之際,武漢市2019年度建設工程“安全生產月”活動正式啟動。
此次“安全生產月”活動持續整個6月份,將組織開展“安全生產大講堂”等一系列活動。
“安全生產月”施工觀摩會在青年路附近的中建三局葛洲壩國際廣場南區項目工地現場舉行。可實現建筑工人高樓高空逃生的磁力緩降安全逃生裝置、安裝在塔吊高強螺母上的智能預警螺母、防高墜智能雙鉤安全繩……現場展示了一系列工地安全生產的“尖板眼”。
武漢市將以“安全生產月”活動為契機,開展建筑施工安全專項治理行動,及時消除安全隱患,有效降低一般事故的發生。武漢市城建局負責人表示,全市建設工程將實行動態扣分機制,暫扣進入紅色警示名單企業的安全生產許可證,并進行不良行為公示。探索建立安全隱患舉報制度,運用信息化智能監管系統,實行差異化監管模式,加快構建建筑施工企業和從業人員安全、不良信息公布機制。(記者韓瑋 通訊員彭煥 夏亮 廉新斌)
派駐市城建局紀檢監察組召開聯席會
項目建設和廉政建設齊推進
日前,武漢市紀委監委派駐市城鄉建設局紀檢監察組召集駐在單位市城鄉建設局、市園林與林業局,召開紀檢監察工作聯席會,針對重點工程、配套園林綠化項目建設,提出項目建設和廉政建設齊推進的要求。
目前,武漢市一批重大項目施工順利并進入集中資金撥付期。會議對重點項目廉潔風險防范及有效監督進行了分析研討。
派駐市城鄉建設局紀檢監察組在會議上提出,將嚴格監督執紀,聚焦決策程序、緊盯重點環節、 強化過程監督,既要保證資金足量按時到位,又要杜絕可能發生的違紀違規違法問題,推進監督工作科學化、規范化。
駐在單位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保證重點工程保質保量按時完工的同時,將更加注重項目資金使用的監管,確保每一筆支出依紀依規、程序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