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 通訊員 通訊員 韓善起 楊振宇

10月19日,“最早的中國”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開館儀式隆重舉行,來自國內外的嘉賓齊聚一堂,紀念二里頭遺址科學發掘60周年。
場館內,氣氛熱烈,場館外,一輛洛陽供電公司的電力保障車靜靜堅守。
“這臺400千伏安的不間斷電源車是前天晚上提前接上的,它可以保證在外接電源斷開的情況下零秒接入,保障博物館內用電可靠。”洛陽供電公司現場保電工作人員王磊說。
除了這臺臨時的不間斷電源車外,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已經具備了雙電源供電。同時,包括變電、輸電、檢修、配電等各專業的保電人員共69人正堅守在變電站、輸配電線路和館內重要用電區域,守護活動的用電安全,而這也只是服務二里頭博物館用電的一個縮影。
早在2017年接到博物館建設用電申請起,洛陽供電公司就將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用電安全的責任擔了起來,成立專項小組,統籌協調,并由偃師市供電公司具體負責對接場館用電問題。
李沖是偃師市供電公司的業擴報裝負責人,據他回憶,2017年4月二里頭博物館建設方提出了用電申請,“考慮到博物館項目的用電特殊性和重要性,公司將其確定為一級用電客戶,計劃實施雙電源供電。”李沖說。
在此后的兩個月內,李沖和公司運維、發展等部門的同事們,多次前往現場,主動對接,預測項目用電負荷、確定重要用戶等級、商討供電方案制定,最終完善的項目臨時用電方案得到了建設方認可。
供電公司針對博物館開工建設后的用電情況制定了周密的設備和線路運維管理方案。王樹楠是偃師市供電公司運維檢修部專責,他清楚的記得在博物館建設期間,不管是大雪紛紛的冬天,還是熱浪襲人的夏天,公司要求每3天都要對向博物館供電的所有變電站、輸電線路進行拉網式排查,保證對博物館項目供電的主網設備“零缺陷”,實現了建設期內,電力供應“零故障”。
為了博物館的長遠發展規劃,供電公司結合偃師電網十四五規劃編制時機,主動對博物館用電保障進行“升級”,從附近110千伏沃丁變電站跨洛河引出一條10千伏線路至博物館,實現博物館雙110千伏變電站電源供電保障。
偃師市供電公司發展建設部的張海崗具體對接負責這一工作,給他印象最深的是當時這條線路的跨河走徑問題。“偃師電網之前沒有跨河10千伏線路,這次大橋的建設方也沒有預留電力線路通道。”在張海崗和同事們的多次協調下,大橋建設方同意添加跨越大橋的電力線路通道。為確保項目的準確實施,張海崗和同事們多次對大橋兩端的情況進行實地勘察規劃,到規劃部門和大橋建設單位,進行技術咨詢和溝通,最終確定電纜過橋方案。
“這條線路建成后,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將實現雙110千伏雙電源供電,可靠性將大大提高。”想想自己對博物館的貢獻,張海崗很是高興。
“開館后,供電部門將一如既往地為博物館提供可靠的用電保障,更好地服務于地方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偃師市供電公司黨委書記王勝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