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實發揮價格杠桿引導作用,改善大氣環境污染,6月10日、6月11日兩天,市發展改革委會價格管理科同市生態環境局、國網臨沂供電公司等單位到臨港區、蘭陵縣、羅莊區對我市五家鋼鐵企業進行了宣貫走訪,向山東臨港有色金屬有限公司、臨沂金海匯科技有限公司、臨沂玫德庚辰金屬材料有限公司、臨沂江鑫鋼鐵有限公司、山東國銘球墨鑄管科技有限公司共5家鋼鐵企業宣貫由省發展改革委和省生態環境廳出臺的《關于鋼鐵企業試行超低排放差別化電價政策的通知》。

市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到臨港區宣貫座談
根據省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實施方案要求,7月1后,所列鋼鐵企業未按要求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其全部網購電量實行用電加價政策。企業“有組織排放、無組織排放、清潔運輸方式”中一項未達到超低排放要求的,用電價格每千瓦時加價0.01元,兩項未達超低排放要求的,用電價格加價0.03元,三項未達超低排放要求的,用電價格加價0.06元。完成全部超低排放改造的,用電不加價。


到臨港區企業實地調研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看似用電加價不過區區每千瓦時0.01分,但累計起來的用電加價總額卻讓人吃驚。鋼鐵企業的用電量是較大的,據臨港其中一家鋼鐵企業介紹,該企業每月用電2000萬千瓦時,如果未及時完成超低排放標準,哪怕只是加價0.01分,一個月下來用電成本就增加20多萬元。如果是三項都未達標,一個月下來用電成本將增加120余萬元,一年將增加近1500萬的用電成本開支。
為了讓眾多企業明白差別化電價政策,及早算清賬,我市發展改革委主動靠前服務,到企業貫宣政策,給企業算明白賬,讓企業重視起來,提前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從而避免增加成本開支。據介紹,未完成超低排放要求的,7月1日后,省發展改革委將根據規定,公布執行差別電價企業名單、加價標準,函告國網山東電力公司執行。2020年1月1日起,未達到超低排放要求的,由省生態環境廳函告省發展改革委,按規定執行差別化電價。


到山東國銘球墨鑄管科技有限公司座談宣貫
我市5家鋼鐵企業在聽了市發展改革委的政策解讀后,高度重視。山東國銘球墨鑄管科技有限公司是世界第一的單體鑄管企業,據其黨委書記、總經理楊洪彬介紹,公司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實現了廢物、垃圾的集中處理、綜合利用,尾氣脫硫、除塵、降噪等七大環保設施覆蓋整個生產線,完全實現達標排放。作為國企更應履行好社會責任,為經濟發展和環保做出表率,正以最快的速度組織開展評估檢測并將評估檢測報告給各市生態環境部門備案。
我市發展改革委為期兩天的活動中還就進一步減輕企業電費負擔,將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關于進一步完善自備電廠價格政策有關事項的通知》就政策性價差補貼和系統備用費進行了解讀。據市發展改革委價格管理科科長黃相忠介紹,自備電廠按自發自用電量繳納政策性交叉補貼,2020-2022年繼續按每千瓦時0.05元標準執行。
“市發展改革委到企業來宣傳用電政策,讓我們企業把原來的一紙公文變成了真真正正的實惠。”臨沂玫德庚辰金屬材料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張廣棟這樣說。原來,臨沂玫德庚辰金屬材料有限公司早在2019年就在我市發展改革委的及時政策解讀和支持下,及時申請了政策性交叉補貼,年可節約電費數百萬元。
據市發展改革委副縣級干部劉廣強介紹,有很多政策利于企業減負,發揮好價格杠桿引導作用,市發展改革委通過對企業的宣貫、走訪,能讓企業更好地利用好價格政策,讓價格政策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