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就云南電力市場秩序相關問題,約談云南省有關部門、能源監管機構、電網企業、電力交易機構負責同志。
約談強調,云南省政府有關部門和電網企業、電力交易機構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堅決糾正違反電力交易規則、破壞電力市場秩序的行為,為深化云南電力體制改革創造良好環境。

說來有趣,今年五月份在云南出現過一份“請示文件”,曾鬧得沸沸揚揚,14家企業聯名“抗議”云鋁股份破壞電力交易秩序。該“請示文件”指出,云鋁股份無視國家電力改革體制的要求,不參與市場交易,從2019年開始已累計欠繳電費20億元,且2020年超過160億千瓦時的電量尚未在交易系統中備案。
據了解,云鋁股份的年用電量高達800億,是云南省的重點企業,政府在引進時曾給予政策支持,其中電價方面就給予了一定的優惠。因此,云鋁股份擁有多個選擇,當市場價格高于政府給的優惠價格,云鋁股份是可以選擇按照當時政府承諾的價格進行交易的。云鋁股份因2020年度協議未簽約,已經按照枯水期綜合電價預交電費,并未存在欠繳電費的情況,并且云鋁股份的電量完全是按照市場化進行交易的。
那14家企業聯名“抗議”云鋁股份破壞電力交易秩序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據了解,云南省河流比較多,山體落差很大,有很多水電站,有一些大企業與這些電站達成默契,將其電量進行收購,滿足市場用戶的用電需求,從而將自己的電量留下來,等到枯水期能夠以較高的價格再賣出去。
但由于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前半年的用電量極少,所以留下來的電就成了超發電量,而超發電量的交易規則是按照0.8倍進行考核的,這時候交易電價就低了,使那些留有電量的企業造成了損失。
小編認為電改的實質是通過核定輸配電價,將利潤轉移到售電側和用電側,引入售電公司,增加售電的市場化競爭,最終將利潤轉移到用戶側,以此來降低用電成本。因此,用戶才是核心,希望各市場主體要履行電改的精神,堅決糾正違反電力交易規則、破壞電力市場秩序的行為,為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創造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