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鹽城市發改委聯合財政局、工信局等11個政府部門和國網鹽城供電公司,出臺《關于全面提升電能替代工作的指導意見》。這項政策涉及工業、交通、建筑、農業、生活消費五大領域,覆蓋面之廣、補貼力度之大均為省內領先。

鹽城“荷蘭花海”全電景區
《意見》中針對不同類型電能替代項目,分別給出了指導建議,并明確了補貼標準。比如,在工業生產領域,鼓勵企業使用工業電爐、高密度儲能、動力電池、電動軌道機車等新技術,著力打造一批“全電工廠”“綠色工廠”示范,對各類新上工業電爐給予一次性補貼。《意見》中涉及的重點領域,還包括港口岸電、建筑電采暖(制冷)、糧食電烘干、餐飲“瓶改電”等。
鹽城市發改委煤電油氣處處長陸春光介紹,該政策有效執行期限為4年(發文之日起至2025年底),根據市財政局開展的補貼事前評估測算,執行期內最高補貼3.1億元,數額為全省同類領域最高。在政策激勵下,鹽城以“政府指導、行業實踐”為思路,力爭到“十四五”末,將終端用能設備電氣化率由目前的34%提升至40%。

鹽城供電公司工作人員服務全電廚房
當前,鹽城供電公司加快推動電能替代進程。2021年,該公司累計完成替代電量14.79億千瓦時,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37萬噸,其中,推廣全電廚房435戶,電鍋爐、電窯爐覆蓋率分別超64%、88%。同時,該公司積極爭取政策支持,優化供電保障,對新增電能替代項目,開辟業擴配套“綠色通道”,累計投資達104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