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江西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到“國家高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獎”,再到“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用奮斗不斷書寫新篇章,內質外形和社會品牌影響力全面提升。
人才是第一資源,而職業教育肩負著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職責。
過去三年,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搶抓國家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歷史機遇,走上了“產教深度融合、校企協同育人”的蝶變之路。作為江西省唯一的公辦全日制電力類高職院校,建校64年來已為電力行業和社會輸送了大批管理和高技術技能人才。

圍繞“雙高計劃”建設、推動“國家雙碳智慧能源系統”示范基地在學院落地建設、成功入圍教育部主導的“法國施耐德電氣綠色低碳產教融合項目”,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找準突破口和著力點,乘勢而上,持續擦亮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的“金字招牌”。
精耕細作夯實職業教育發展高地
“2019-2021年連續三年競賽獲獎率100%,包攬全部項目。”在全國高等職業院校學生發電機組集控運行技術技能競賽上,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捷報頻傳。一項項閃亮的榮譽,彰顯著學院的“硬核”實力。
榮譽的背后,是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依托專業體系建設覆蓋電力系統“發、變、輸、配、用”等各個環節的強力支撐。學院緊密結合區域社會經濟發展和電力能源產業升級轉型趨勢,逐步形成了以電力生產、電力應用為特色的專業體系。
該學院堅持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深植能源電力行業,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教培協同、效率效益”的發展理念,通過“引教入企”和“引企入教”相結合的模式,探索解決教學與實踐“兩張皮”的問題。

學院在130余家電力能源企業所構成的戰略合作平臺基礎上,推動“雙師帶徒”定向培養班從無到有,1700名高水平兼職師資隊伍加速構建。得益于此,學生們在校園里就能獲得企業師傅的專業指點,還未走出校門就與電網公司、發電集團、電力建設、設備制造等企業達成就業意向。
雙輪驅動職業培訓與職業學校協同發展
“過去三年的經驗表明,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按照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院長李洪明的說法,辦好職業教育,首先就需要消除思想誤區,破除阻礙發展的障礙。
職業教育關鍵在于讓更多人掌握一技之長,為產業發展提供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明確要求,國家采取措施,大力發展技工教育,全面提高產業工人素質;支持舉辦面向農村的職業教育,組織開展農業技能培訓、返鄉創業就業培訓和職業技能培訓,培養高素質鄉村振興人才;組織各類轉崗、再就業、失業人員以及特殊人群等接受各種形式的職業教育等。顯然,在除學校教育之外,職業培訓也是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能源資源配置能力顯著增強,一座座變電站橫空出世,一條條銀線飛躍山川。背后是依靠職業教育大平臺,圍繞電力這一行業集聚起的優勢特色專業教培鏈:學院開設了電氣自動化技術、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發電廠及電力系統等21個專業,同時具有電力行業112個特有工種及多個社會化工種職業技能培訓和等級評價的資格及能力。

同頻共振把專業建在產業鏈上
電力能源行業需要靠大量的技術技能人才,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和設備將其轉化為現實的社會生產力。而職業教育作為技能人才的“蓄水池”,正成為推動電力建設的關鍵力量。
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把專業建在產業鏈上,將產業所變、企業所需,作為專業設置、人才培養的重要指南針,在專業設置的源頭上建立起快速反應機制,及時開辦新專業,升級老專業。今年學院將對接產業發展開發新課程,圍繞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生產實踐、“雙碳”戰略目標,抓住“電氣化和清潔能源化”典型特征,構建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的完備職業教育課程體系,著力實現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的同頻共振。
為了讓學生們第一時間觸摸到產業跳動的脈搏,學院積極對接,讓教師進企業、請技能大師入校園,搭建校企合作平臺。據悉,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已與全省11家市供電公司、97家縣供電公司及省公司各直屬單位開展戰略合作,構建了校企協同育人共同體,全省市縣供電公司、主要發電企業均是學院校外實習基地。
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天然的校企融合辦學屬性,造就了專業實訓條件與生產現場的無縫對接,企業助力扶持共建實訓基地和實訓設施,為電力職業教育夯實基礎,增添動力,助推學院在奮進中踏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