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智能電網的不斷發展,專變采集終端的可靠運行成為建設堅強智能電網的關鍵。采集成功率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公司電費管理、線損統計、遠程費控等業務的開展。今年初省公司將提升采集成功率列為重點工作任務。渭南供電公司積極響應、落實要求,面對底子弱、數量多、分布廣、環境惡劣等客觀困難,開展了為期三個月的提升專變采集終端成功率專項工作,并提出大干100天的口號。截止7月1日,共排查4246戶專變用戶,采集成功率由4月初的69.17%提升至98.26%。
初步摸底運籌帷幄
作為今年的重點工作任務,負責專變采集終端項目實施及日常運維工作的智能用電班在4月初就開始了專變檔案摸底工作,通過系統分析排查與現場核實,渭南供電公司的專變采集工作的現狀十分嚴峻。全市合計4246戶專變,采集成功率不足70%,其中,潼關41%、韓城72%、華陰82%、蒲城73%、城區66%,沒有一個轄區的采集成功率達到省公司要求。這一情況引起了公司領導的高度重視,4月中旬,公司召開用電信息采集提升工作會議,總經理朱罡親自傳達省公司精神,作出了“提升用電信息采集成功率98%,任務不減、目標不變”的重要指示。會議同時成立了以智能用電班為核心、其他相關部門組成的專變用電信息采集提升領導小組,并在分局層面組建了以主管局長為領導的現場安裝調試組、流程推進組、綜合協調組等配合人員,分工合作、閉環管理,從組織制度上保證了專變采集工作的順利開展。
為確保信息傳達通暢、工作開展緊密有序,營銷部牽頭建立了“渭南采集”微信群,對發現的技術問題,現場人員及時拍照上傳,與廠家技術人員及時溝通交流,有效地提高了現場故障的處理進度和工作效率。同時對各分局每日成功率的變動進行短信形式的排名通報,并在短信中安排下階段工作任務及目標。副經理陳冰多次親臨現場,掌握現場進度,協調各項工作,強力推進采集調試工作。
現場攻堅朝五晚九
專變采集不同于低壓臺區的采集,幾乎每一戶都需要現場的核查與調試,4246戶專變及69%的成功率,意味著至少2930次現場出勤,且專變用戶分布廣,交通不便利。面對繁雜的工作量,智能用電班制訂了分兩步走的工作計劃。、
第一步,于6月15日之前,完成“2013年第二批采集終端”合計680臺負控采集的更換任務,進行更換的同時,就近排查無法采集的用戶,同步解決。時間緊迫,任務艱巨,全體參與員工不浪費一分一秒,朝五晚九,放棄節假日,全身心地投入安裝調試任務中,提前完成初步更換任務,將負控采集成功率順利提升到90%,為下一步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第二步,6月30之前,重點掃除困難戶,將成功率提升至98%。在成功率提升至90%后,剩下的疑難戶幾乎都需要現場調試,時間緊、任務重,即使加班加點不休息,每日所能調試的戶數也屈指可數。面對這一困難,智能用電班班創新性的提出了打散班組成員及片區承包制,分兩人一組趕赴現場,在基層各單位和廠家技術人員的配合下分頭開展調試工作。這一做法效果顯著,14個小時的工作可以順利的完成至少10戶的調試,效率大大提高,其中潼關局的工作尤為順利,僅6月22日一天就完成了16臺負控的調試。
一個月來,無論是酷暑的暴曬還是陰雨的連綿,調試工作從來沒有停止過。端午節三天假期,對于很多人來講,是合家團聚的日子,而用奮戰在專變信息采集一線的全體員工吃一口粽子,喝一口礦泉水,義無反顧的走向調試的道路。
排查掃尾不留隱患
6月底,各分局采集率均已達標,全局98.26%的成功率,更是讓每一名參與專變采集提升工作的成員這三月來的堅守和努力化未了收獲的喜悅,同時也實現了他們大干100天的“承諾”與目標。但是,創業容易守業難,短期內提升采集率并不讓智能用電班感到滿意,大家期望通過進一步的掃尾工作,杜絕日后工作的隱患。于是,連短暫的休息也沒有,智能用電班及相關部門的成員再次投入忙碌之中。
通訊通道的暢通穩定是提升采集成功率的重要保障,渭南地廣人稀,部分專變用戶所在地的信號覆蓋極不穩定。渭南公司針對這一現狀,主動聯系移動公司,奔赴現場,勘測信號強度,確定日后可能出現問題的用戶,通過加裝信號放大器、架設加長天線等手段,加強信號強度。確實過于偏僻的地區,則由移動公司回函答復,同時將情況向省公司報備。
除通訊外,部分用戶的檔案不完善依就可能導致采集時不時失靈。對此,由營銷部牽頭,市區及縣局營業公司的營銷系統和用采系統后臺人員迅速開展了用戶檔案維護,地址、容量、計量參數等信息得到修訂。這一舉措不僅消除了采集隱患,也使得渭南公司的用戶檔案完整性得到了提升。
截止7月15日,渭南公司采集成功率已多日穩定在98.15%左右,雖因天氣等諸多因素偶有波動,但都得到迅速解決,可以說,通過2個月來各部門一點一滴的努力和付出,渭南供電公司的專變終端采集率得到了徹底的改善,渭南公司也有信心把98%維持下去,并不斷提高!來源:渭南供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