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由于電網與發電廠工業控制系統安全防護體系及其防護能力不均衡、不對稱,特別是大量光伏發電、風能發電等新能源發電站的接入,廠網信息交互愈加頻繁,電網工業控制系統面臨越來越復雜的安全威脅,迫切需要在電網工業控制系統安全邊界和關鍵節點構建安全威脅監測和預警機制,確保電網工業控制系統安全穩定。
在項目研發過程中,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從通信協議深度解析研究、安全風險分析、安全威脅監測技術研究、安全威脅監測平臺研發、安全威脅監測平臺示范應用5個方面深入研發。同時,密切結合智能電網調度控制系統、智能配網系統、智能變電站等典型電網工業控制系統特點,創新提出了11類典型威脅監測方法,構建了滿足不同安全需求的分布式監測體系,實現了電網工控安全實時預警與快速響應、監測安全威脅、電網調控系統與新能源發電邊界等安全風險預警;研發了主站監測裝置和子站監測裝置;通過對海量歷史數據的風險分析,實現安全威脅規律挖掘。
在1月7日召開的青海省科技廳科技成果鑒定會上,專家委員會一致認為,這一成果在基于協議安全機制缺陷利用的威脅檢測技術、支持多層安全邊界的分布式監測體系、研發工控安全設備威脅監測裝置、基于歷史海量數據的風險分析4個方面實現了多項創新,填補了國內電網工業控制系統安全威脅監測技術研究的空白,達到國際同行業先進水平。
今后,國網青海電力將繼續加強工控安全成果應用,切實提升電網工業控制系統安全防護水平,提升電網工控系統特別是光伏電站工業控制系統的檢測和預警能力,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提高系統安全預警的準確性和全面性,持續解析智能變電站和智能配電協議,提升系統安全威脅的檢測和預警能力。 來源:國家電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