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國網煙臺市福山區供電公司對農電工隊伍推行人性化管理,提高農電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和工作創造性。在日常管理中,他們把給農電工營造一個好的生存空間和工作環境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
一是改革薪酬體系,實行農電工報酬“雙聯”計酬。將“人員、設備、薪酬”三個方面掛鉤,按照“多勞多得”的原則,對農電工實行“聯桿、聯戶計酬”,提高他們工資收入,激發他們工作熱情。二是關心農電工子女成長,對每年考上高等院校的農電工子女,給于一定的物質獎勵,使他們感受到電業大家庭的溫暖。三是打破用人機制,將工作能力強、思想作風硬、業績突出的農電工破格錄用到供電所管理崗位上。截止2014年8月,他們先后聘任12名農電工擔任供電所管理崗位。四是在供電所各專業組建立了學習園地,形成了“學習型”的專業組。將公司發下的各種文件、規章制度,定期張貼在公開欄中,使全體農電工在工作之余,隨時學習、瀏覽,并將他們的學習心得及時張貼、公布,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五是堅持了農電工定期座談制度。每季度,公司黨政主要負責人和業務部室負責人都要同農電工進行一次面對面的座談,談工作、談家庭、談問題。通過座談,了解農電工的思想動態、工作和生活上存在的問題,并及時進行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