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誰不希望炎熱夏季能在辦公室里享受空調的涼爽?但不幸的是,傳統的空氣冷卻器無法杜絕討厭的副作用——長期消耗大量的能源、能源利用效率低、加速全球氣候變暖。如果人們可以成功利用太陽光來冷卻家庭房間或辦公室那該多好——不會消耗大量難以再生的能源,而且在制冷過程中不會釋放太多二氧化碳。
事實上,這種革命性的技術已經存在,只不過目前還仍處于起步階段,而且成本高得驚人。德國漢堡的一家名為Thermodyna的公司已經提出了新的解決方案,希望可以建立一個可以按需求產生電力、熱空氣和冷空氣的家用裝置,取代傳統高能耗的電力空調系統。
該系統的核心是一臺名為“Schukey”的電機,能將太陽光轉換成冷空氣。制冷過程中,這種電機1度電只需5美分,而相比較而言,傳統的空調每度電則需要花費12-14美分。
Thermodyna 公司老板Volker Bergholter 表示:“該裝置沒有采用任何電子元件,且幾乎沒有任何元部件。”他將該裝置描述為“簡單至極”。它只需要兩臺負責生產冷空氣的發動機結合太陽能電池板。太陽能電池板產生的蒸汽被助推器轉換成為機械能,機械能再用來驅動冷卻機。冷卻機吸收房間中的潮濕的熱空氣,熱空氣進過壓縮和擴展,被冷卻到20攝氏度左右,為房間制冷。
這種設備最大的優勢在于,在太陽最烈的時候人們最需要制冷,而太陽光能越多,該設備就更容易搜集到大量能量加以利用。相輔相成的關系能夠更好的滿足消費者的需求。Thermodyna公司計劃能趕在2010年向市場推出第一批太陽能制冷機。
天價高成本是一大難題
多年來,研究人員和工程師一直在致力于研發利用太陽熱能來為室內降溫的機器。然而卻始終無法與傳統的插電式空調箱抗衡。據德國弗思的一家名為Solid的太陽能信息咨詢公司評估,每年新安裝的電力空調電量總輸出量高達25萬兆瓦,而這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屬于環保型的空調。Solid 公司一位太陽能制冷技術專家Oskar Wolf表示:“到目前為止,這種新技術經濟上可行性還不高。”能量再生制冷系統每度電需要24-30美分,這是傳統空調費用的兩倍。
高昂的費用主要源于目前環保綠色冷卻系統所采用的極復雜技術。目前的方法是將水和冷卻劑混合后置于被稱為“吸收冷卻機”中并利用太陽能加熱。遇熱蒸發的冷卻劑凝聚和噴灑到換熱器上,再次蒸發。蒸發的熱能被用來從空氣中提取水分,空氣繼續流入換熱器后得以冷卻,最后為房間帶來涼爽。
Wolf表示,問題在于即使是15千瓦的此類小型機器也需要大量的電力和高達100攝氏度的高溫。此外,要校準太陽能和制冷系統也很困難,“我們花了很長時間才掌握這項技術。”
然而,潔凈型環保空調的市場又是相當巨大的。據國際能源機構(IEA)預計,由于氣候變化的印象,歐洲對于空調的需求量到2020年將增加10%以上。太陽能制冷裝置可以在滿足這些需求的同時避免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助于減少對氣候的負面影響。同時,它還可以減少中午高峰用電量,有利于保證輸電網的穩定工作。
目前,德國政府對購買和安裝環保型空調的用戶提供健康補貼。同時,對于太陽能收集電板尺寸超過40平米的商家,德國復興信貸銀行還將為其提供高達30%的投資贊助。
新成立的吸附制冷協會——“吸附制冷”或“吸收制冷”現在已經成為這項新技術的專有名稱——希望德國政府可以采取更進一步的措施,比如提供專用于吸附式制冷設備的補助津貼。位于德國東部的EAW太陽能電池板制造廠商的銷售經理Bernd Hebenstreit表示:“我們正在尋求與國家環境部門的談話機會。”而在整個歐洲范圍內也掀起了類似的運動。今年5月1日開始執行的歐盟關于可再生能源的指令中就提到了期待促進和推廣該技術,各會員國應該通過法規來推廣太陽能制冷制熱空調的使用。
大型廠商的參與成為最大革命動力
政府對于該技術的支持將有利于吸引如Vaillant和Viessmann這樣的大型加熱技術公司參與其中。BDH行業協會首席執行官Andreas Lücke 表示:“如果政府給予大力支持,公司一定會更積極地投入到太陽能制冷技術的研發工作中。”到目前為止,該技術因為成本高效益低而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相反的,該行業目前更專注于其他技術的研發,比如電力空調和反向循環熱泵等。
這些重要的大型廠商在快速創新、建立大型工廠和開展市場營銷活動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和足夠的資金,一旦這些公司對于經營太陽能制冷機產生更大的興趣,勢必會大大推動這一產品的商業化進程。此外,他們并不需要自己來研發制冷機器,只需要與那些近幾年來致力于該技術研發的小型創新公司合作即可。事實上,像EAW、SK Sonnenklima以及Sortech這樣的公司目前已經或正準備小規模生產太陽能制冷機了。
舉例來說,EAW公司目前已經生產出了15-200千瓦的吸收制冷機。該公司與Schüco太陽能技術公司的合作為該行業提供了很好的榜樣。EAW公司負責生產制冷機,而Schüco則負責將制冷機與太陽能板結合起來,然后將這個結合好的配套系統推向市場。
EAW公司銷售經理Hebenstreit表示,目前,市場需求還比較有限,因為生產成本過高造成產品售價昂貴。目前每千瓦的單位成本在1,500歐元左右,是普通空調的三倍。然而,公司希望通過增加和優化生產,可以在未來10年內將每千瓦的單位成本降低到500歐元。Hebenstreit 稱:“到那時,我們將能與傳統空調生產商展開競爭。”
而Thermodyna公司甚至更領先一步,該公司認為他們的Schukey電機已經具備征服市場的能力。公司CEO Bergholter充滿自信的說:“在短期內,我們可能帶來一場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