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配電房將卡一插,按下按鈕,就能抽水澆地了,比用柴油機省事又省錢!”4月29日,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城關鎮三里屯村63歲的范忠旺老漢對剛建成的新灌溉用電設施贊不絕口。在自家地頭上,范老漢給筆者算了一筆賬:以前澆地用柴油機,每畝地一年的費用達八九十元,改用電力后,一年的費用僅需30多元。
自3月份河南省電力公司啟動“農田機井通電”工程以來,焦作修武縣電業局迅速行動,多方籌集資金1300余萬元,依照“試點先行,分步推進”的方針,將在50個村莊建成126個農排臺區,涉及2200多眼機井,全部按照“農田機井通電”建設標準,建筑灌溉機井配電房、每個臺區平均供17眼機井用電,平均每眼機井排灌50畝農田,每個配電房配備有配電盤,架空線路全部改成地埋線,整個工程預計10月份結束。
“農田機井通電”工程的實施,增加了電力設施的防盜能力和農戶的用電安全性,同時農民用電更便利、更透明,需要澆地時,只需購買一張IC卡,在用電表上刷一下,就能用上灌溉水。以前,該縣利用柴油機抗旱灌溉的農田達9.83萬畝,改用電力灌溉后,僅此一項一年就可為農民節省開支180余萬元。
目前,該局已經在8個村建成16個農排灌溉臺區和270眼機井,8500畝良田得到有效灌溉。據已完成“農田機井通電”工程的城關鎮三里屯村支部書記張小路說:“實施‘農田機井通電’工程,是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內容,對于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李建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