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月份開始進入暑期用電高峰,按以往慣例各年該月發電量均將有較大量上升才對。可是最近的一份權威數據披露,6月份全國電力企業當月發電量完成293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僅8.3%,是2005年以來單月增速首次低于10%。
不僅如此,國家統計局8月14日公布的7月發電量更不樂觀: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發電量為3,19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1%。相比而言,7月較6月的增長幅度更低。
據統計,在最近10年內,只有2001年出現長期發電量增速低于10%的情況,而當年的工業增加值和GDP增速都相當低,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001年后,我國經濟,尤其是資本市場曾面臨長達5年以上的低迷。
與發電量逐月下行一樣,7月份工業增加值較去年同期增長14.7%,升幅較6月份的16%小,且是去年2月以來最小的升幅。
發電量增幅陡現下滑
權威機構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下稱中電聯)8月發布了一份報告,隱約道出了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嚴峻現實。
這份名為《2008年上半年全國電力供需與經濟運行形勢分析預測報告》(下稱報告)的文件顯示,6月份全國電力企業當月發電量完成293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僅8.3%,是2005年以來單月增速首次低于10%。而在5月,這一增長數字還曾達到11.8%。
2008年以來,除3月份外,其他各月(包括8月14日公布的7月份發電量的數據)發電量增速均在下降。而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發電量1680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9%。雖然看起來數據仍是“增加”,僅為“增速下降”,而非“減少”,但將上述數字與同期中國GDP增長的數字相比較,可看出情況的嚴重性??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字,上半年GDP增長10.4%,較2007年同期的12.2%也有較大回落。
據測算,一般而言工業增加值每增加1個百分點,電力需求增長0.85個百分點。發電消費量是一個同步指標,可以較為準確地反映一個經濟體或一個區域的經濟運行狀況。
而根據統計,目前中國正面臨自2004年以來最嚴重的夏季電力短缺,至少15個省份開始實行臨時拉閘限電,合計電力缺口可能達到3600萬千瓦,占中國整個裝機容量的近5%,已接近2004年夏季電荒時4000萬千瓦的水平。
以云南省為例,一季度該省發電量比去年同期減少10.57億千瓦時,影響工業增加值約17億元。由于少發電,同時也影響到了電力行業經濟效益,一季度影響電力行業總產值近11億元,影響工業增加值7億元。
工業增加值與發電量需求正相關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以往3年的數據,每年發電量的增長都應略高于當期GDP的增長數字,而今年上半年出現了相反的狀況,應當引起重視。
同時,上半年新增裝機容量較去年同比下降了15%,火電新增裝機容量則同比下降了30%,降幅為近年來罕見。另外,就季度數據看,電量自2007年三季度以來呈現出較為明顯的環比下降的趨勢。
中電聯薛靜向本報記者證實,2008年第一季度全國發電量累計為80512628.55萬千瓦小時,同比增長14.03%。“相比于2007年第一季度15.53%的同比增長幅度,其增長速度下降了1.5%。”
甚至,發電量開始下降的電力企業也開始出現??上市公司長江電力(600900SH)上半年發電量較去年同期下降,該公司所屬總發電量約為171.38億千瓦時,較上年同期減少0.41%。
正是基于以上數據,專門研究電力與經濟關系的世界能源控股有限公司高級經濟師沈洋也對記者闡述說,GDP是一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指標,但GDP將受到工業增加值的極大影響,而工業增加值與發電量的需求之間呈正相關,這一環扣一環的傳導體系的結果是,發電量開始下降,將直接影響工業增加值,例如前面提到的云南省;工業增加值又將直接影響GDP。
還不僅僅如此。中國發電企業集中度高,多為上市公司,根據這些上市公司最新半年報數據,它們的利潤均出現了大幅下降,華能國際(600011)“一季度凈利潤同比下降50%以上,上年同期凈利潤為12.07億元。而半年報干脆就報出虧損”。長城證券研究員張霖擔憂地說。
由于受經濟大環境影響,電力需求增速緩慢下降。據國家統計局統計,1-5月電力行業利潤總額由去年同期的592.31億元下降到172.76億元,同比下降70.83%。
發電量下降緣于企業經營環境惡化
發電量下滑,對于中國經濟走勢來說,是一個嚴峻的信號。
根據有關部門公布的數據,今年1-6月,四大行業(化工、建材、冶金、有色)用電增長對全社會用電增長的貢獻率為38.16%,比2007年底貢獻率降低6.68個百分點。
這一趨勢表明,化工、建材、冶金和有色四大行業的企業生產出現了問題,要么是生產增速放緩,要么是出現關停生產線,甚至有可能出現企業倒閉。
其實,不僅僅是有關部門公布的以上四大行業,幾乎所有的工業制造業均感受到了這一威脅。此前眾多媒體報道,今年以來,長三角和珠三角不斷有制造和加工企業減產、倒閉,甚至有企業老板棄廠而逃。
以加工制造業聞名的浙江,許多聞名全國的老牌企業(如飛躍)都出現了經營困難,瀕臨破產。而長三角和珠三角是中國經濟兩大發動機,高層到這幾個地方視察調研,也從一個側面印證了相關情況。
與全國用電增速放緩趨勢相一致,五六月份各省用電量增速放緩非常明顯。6月份,用電增長率低于10%的省份,由去年年底的3個增加到6月份的15個。
印證關于加工制造企業經營困難的消息是,華東五省等用電增速放緩更為明顯。統計顯示,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和福建五省5月份用電量分別增長8.86%、9.43%、8.86%、13.18%、10.00%,6月份就突然放緩到2.28%、5.13%、5.80%、10.17%、8.32%,增速下降極為驚人。
國家統計局等機構表示,下半年我國電力需求將在保持較快增長的同時,有所回落:“其中外向型經濟比重較大的省份回落更為明顯。”面對當前銀根緊縮和人民幣升值壓力,中小企業普遍遇到資金短缺困難,而解決之策似乎已有眉目??央行允許今年信貸額度增加5%用于支農和中小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