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抓住國際能源資源價格大幅回落、國際國內能源價差極大縮小的難得的寶貴時機,煤炭、電力與其他能源行業共同推動能源資源價格改革向縱深發展。”王永干11月3日在北京煤炭市場高峰會上說。
中電聯是中國電力行業企事業單位的聯合組織,由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主管。
王永干表示,就煤電行業,當前的重中之重是理順價格關系和價格傳導機制,盡快建立完備的能源資源價格體系,解決行業發展不平衡、行業虧損、以及促進能源資源節約和科學合理利用。
近年來,煤炭與電力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目前,發電用煤占中國煤炭銷售量的60%左右,但是隨著物價上漲,煤電價格并未形成聯動,導致電力企業今年出現大面積虧損。
“對于電力行業而言,突出表現在電煤供應不足、電煤價格持續上升、煤質不斷下降,對電力企業生產經營造成了很大困難和經營風險。”王永干說,“由于企業燃料成本的急劇上升和國家出臺煤電聯動政策未能完全解決燃料成本上升的壓力,導致發電企業經營出現整體性虧損,并且有不斷加深的趨勢。
王永干預計,到2010年,全國電力裝機在9.5億千瓦左右,到2020年電力裝機至少需要15億千瓦左右,其中水電、核電、風電總容量不會超過30%,火電裝機仍然是主體,“制約能源發展的長期性深層次矛盾仍然存在”。
王永干認為,隨著能源資源價格改革逐步推進和深化,將要形成包含電價體系在內的完善的能源資源價格體系。他還表示,要研究行業協調機制,鼓勵中長期合約,保證電煤市場的穩定健康發展,“適時推進煤電聯動,使電力企業具有自我發展能力和吸引社會投資的能力。”
隨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過去兩個月里大幅下調,國內不少專家認為中國需要抓住機會改革能源價格機制。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世界經濟研究室主任牛犁此前對《財經》記者表示,中國進行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的條件已經成熟,他認為現在是“千載難逢的機會,甚至是最后一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