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5月份全國發電量2838.9億千瓦時,同比下降2.7%,與4月份相比,降幅收窄,整體趨勢向好的方向發展。為抓住經濟形勢轉暖回升的機會加快發展步伐,很多電力企業正在強化自身管理特別是對企業運營血脈——資金的集中管理,以進一步壓縮運營成本、提升經濟效益。
電力企業屬資金密集型企業,資金相對雄厚。與此相對應的是,很多電力企業的資金,尤其是處于游離狀態的資金沒有被充分利用起來,沒有進行有效調劑、周轉、融通。業內人士認為,如果說在經濟形勢寬松的環境下,資金集中管理的重要性并不顯著,那么置身當前市場需求復雜波動的經濟環境中,電力行業的資金鏈普遍緊張。為提升資金使用效率、提高整體盈利能力,資金集中管理就變得異常關鍵。
據了解,經歷了上半年的行業性整體虧損之后,一些電力企業正在積極探索有效的資金集中管理模式。中國電力[2.57 1.58%]投資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電投)的做法是與國內資金管理專業企業——北京九恒星科技[0.00 0.00%]股份有限公司來合作建設資金集中管理信息平臺。借助該平臺,結算中心可以集中下屬企業資金向集團財務公司上存,由財務公司統一調配和運作集團沉淀資金。這樣,全集團各子公司的存款資金被激活利用,不是趴在各個賬上賺微薄利息,而有息貸款也因各子公司間的調用而被有效沖抵。此外,由于預算審批、資金運用、資金籌措等環節都由集團統一調配,從而杜絕了資金黑洞的存在,降低了資金使用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
實際上,在實施資金集中管理以前,高度分散的資金是中電投高層領導一度很頭疼的問題:作為五大電力集團之一,中電投擁有5個全資企業、31個內部核算單位、46個控股企業和15個參股企業,且分屬不同的網、省電力公司,資金管理形式多樣、水平參差不齊,集團無法對下屬企業資金實施有效的管理、監督和控制。由此導致銀行賬戶多達491個,幾乎遍布國內所有的金融機構;在近60億元資金存放銀行的同時,仍有380億元銀行貸款,年利息支出近20億元。
自從實行了一體化的資金集中管理,中電投資金集中度達到80%以上,貸款減少了50%以上,資金周轉速度及經營效率顯著提升。而這些都是依賴資金集中管理信息平臺來實現。“對于中電投這樣資金規模上百億、資金運作五花八門的大型企業集團,資金就像海綿里的水,擠一擠,就總會有。如果借助互聯網和信息技術進行實時、動態的資金集中管理,就能夠顯著提升經濟效益。”國資委研究中心國有大型集團企業資金管理和風險監控課題組專家、北京九恒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解洪波認為。
據介紹,中電投資金集中管理信息平臺與銀行業務系統相聯通,能實時地完成和集團外部各個銀行業務數據的交換和資金調撥,而平臺內部系統與各級子公司賬戶、結算中心賬戶以及集團財務公司互聯互通,能實時進行網絡查詢,監控資金流向、流量、流速。這樣就使集團對旗下公司的資金狀況一目了然,使集團得以掌控各子公司的資金存量,能夠從集團層面做出整體預算、實施調劑余缺以及內部貸款,克服了集團無法控制資金結余和銀行貸款,賬務上各自為政的現象。
不僅是中電投,據悉,華電集團、國家電網等也在采取類似措施強化資金管理,特別是華電集團,實施資金集中管理后撤銷了400多個賬戶,為集團節省利息支出超過2億元,流動資產周轉率由1.99次提高到2.45次。資金集中管理讓這些電力企業嘗到了實實在在的甜頭。
資金管理效率的提高意味著公司盈利能力的增強。正是此次金融危機讓電力企業真正感受到了資金管理的重要性,同時也提醒著全行業:資金管理不是臨時抱佛腳,需要踏踏實實地當做長期戰略來實施。業內人士認為,在當前電力行業逐漸轉暖的有利時機,如果能加強企業內部管理特別是資金的管理,將推動我國電力企業邁上一個新臺階,真正做大且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