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行業是一個家國發的經濟命脈。美國是世界上裝機容量最大的國家,中國緊隨其后。而中國的電網規模居世界第一。發電運行指標能夠清晰地發映出用電效率,日本、德國的供電煤耗指標最低。核能逐漸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法國的核電比重最大。在輸電方面我國的特高壓輸電技術領跑世界。
電力裝機容量
電力系統的總裝機容量是指該系統實際安裝的發電機組額定有功功率的總和,以千瓦(KW)、兆瓦(MW)、吉瓦(GW)計(10的六次方進制)。一個國家的發電量與經濟發展狀況密切相關,電力裝機容量直接決定了發電量,因而國家的電力裝機總量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
美國是世界電力裝機容量最大的國家。2008年美國太陽能裝機為877.5萬千瓦,而目前有6吉瓦的集聚式太陽能電廠在建設中。
我國電力裝機容量快速增長,僅次于美國,位居世界第二。2009年,以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所屬拉西瓦水電站6號機組投產為標志,我國電力裝機容量突破8億千瓦。1949年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電力裝機只有173萬千瓦,1978年改革開放初期發展到5800萬千瓦,1987年突破1億千瓦,2000年突破3億千瓦,截止2008年底已達7.92億千瓦,年均投產裝機超過7000萬千瓦,創造了中國乃至世界電力建設史上的新紀錄。電源結構正在逐步趨向合理。上半年,全國新投產電力裝機容量累計達3301萬千瓦,其中水電等清潔能源1104萬千瓦,占全部新增容量的33.45%,較2008年又有較大幅度上升?;痣娊Y構調整取得實質性進展。截至今年6月30日,全國已累計淘汰小火電7467臺,總容量超過5407萬千瓦,提前一年半完成“十一五”關停小火電5000萬千瓦的目標。
電網規模
中國電網總規模居世界首位。截至今年7月底,22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達到37.5萬公里,電網規模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位。
供電煤耗指標
供電標準煤耗率是指火電廠每生產1 kW?h電能平均耗用的標準煤量,它是衡量發電效率的一個主要指標。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每生產1 kW?h電能平均耗用的標準煤量不足300g。
我國供電煤耗與世界先進水平國家相比,還存在較大的差距,主要原因是煤耗高的小火電機組比例高和火力發電裝機容量的比重高。我國的供電標準煤耗在20世紀80年代后半期處于穩定狀態,從1990年開始供電標準煤耗一直處于下降的趨勢,到2005年供電煤耗已經由1984年的432 g/(kW?h)降低到2005年的370 g /(kW?h),絕對降低量多達60 g /(kW?h)。近幾年來,煤炭市場放開,電煤價格飆升,促使發電企業加強管理,節能降耗,這對供電標準煤耗的降低起了很大作用。
核電比重指標
由于煤炭資源越來越少,核能逐漸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2005年能源大國的核電消費占電力消費比例大都超過15%:法國為77.6%,德國為28.1%,日本為25%,英國為23.7%,美國為20%,俄羅斯為16.5%。目前核電在我國裝機中只占到1.7%,電量只占到2.5%,但預計到2010年核電裝機和發電量的比重還將分別下降為1.34%和1.9%,比世界平均17%的比重要低得多,所以我國應該從“適當發展核電”調整為“積極發展核電”。
特高壓輸電技術
中國在輸電技術方面居于世界頂尖水平。特高壓電網是指交流1000千伏、直流正負800千伏及以上電壓等級的輸電網絡。它是一張既堅強又智能的電網,是未來電網的發展方向。2009年1月6日,中國自主研發、設計和建設的晉東南-南陽-荊門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正式投運,到目前一直保持穩定運行。特高壓交流1100千伏電壓電網被國際電工委員會和國際大電網組織推薦為國際標準電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