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遠程抄表已不是個新鮮話題,但卻是個實實在在的大市場。
遠程抄表市場巨大
以電表為例,相關統計顯示,全國大概有6億只電表,按15億人口計算,相當于每兩個半人擁有一塊電表,而且這還不包括水表、氣表、熱表等在內。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電工儀器儀表分會的相關統計顯示,2008年前三個季度我國電工儀器儀表需求增長顯著,雖然第四季度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但全年仍保持了15%以上的年增長率。其中與節能減排相關的預付費電能表、多費率電能表、多功能電能表產銷也有較大的增幅。
遠程抄表技術最初應用在冶金、電廠、礦場等大型企業,因為這些大企業電線一旦接錯,電費數額的波動會非常大。以1993年就成立的新鴻基瑞程公司為例,它最初的客戶包括了首鋼、北京飯店、人民日報社以及北京供電局下屬的一些大企業。發展到現在,變電站及大型企業用戶的遠程抄表市場已基本飽和,遠程抄表的下一個疆域將是配電變壓器抄表和市場巨大的中小工商戶及居民集抄,其中智能住宅小區正在成為遠程抄表的一個熱點市場。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節能環保意識的加強,智能住宅將逐漸在全國范圍內得到推廣。智能建筑”源于1984年的美國,當時智能重點放在對大樓的設備(空調、照明、供電、供水、電梯)進行自動化管理和辦公信息自動處理方面,其中節能和環保是第一位的。
根據建設部的要求和設計標準,建設智能化住宅小區必須具備水、電、煤氣三表遠程自動計量系統。房地產商對抄表系統的需求逐年遞增,智能抄表系統成為社區智能化建設中不可缺少的系統。而建設部也出臺了一些指導性文件,明文規定21世紀的住宅中應該有自動抄表系統,并且作為是否應用了高科技技術的一個條件之一,在客觀上推動了這個行業的發展。
自動抄表通過遠傳系統,不僅可以讀取熱能值,還可讀出進出水的溫度、流量等其它有效數據,易于物業實時讀取數據,及時發現問題,避免其它損失,因此正在逐步得到行業的認可。
M-bus或迎來勃發機遇
隨著各種電子設備的發展,過去多年來一直主導著這一技術應用的485總線技術已經不能滿足大容量抄表網絡的需要。而M-bus則正為業內認可,逐漸發展起來。
485總線是我國工控界采用最多的通訊技術,它通訊的應用特點是節點少、距離短,因此在多節點、長距離、任意分布的布線方式為特點的現代工業通訊中485總線通訊方式的可靠性受到了強烈的挑戰,PRFBUS、CAN、HART、FF等眾多通訊方式應用而生。而M-bus通訊總線作為一種歐洲標準的儀表總線通訊格式,已被廣泛應用于工業控制中。由于它是一種無極性的連接方式,所謂無極性就是沒有正負極,因此減少了施工中由于通訊線接反造成的通訊故障,可以解決多結點、長距離的通訊問題,目前被廣泛地應用在建筑物和工業能源消耗數據采集上。
2008年,對于M-bus總線在中國的推廣來說是具有里程意義的一年,天津市南開區金廈新都花園及眾望大廈兩個計量供熱小區進行了M-bus遠傳抄表試驗,在廣州也同樣進行了使用M-bus總線協議的抄表試驗。而2009年,淄博市自來水公司張店分公司首個城市供水遠程智能抄表項目(M-bus遠傳預付費智能水表)也正式啟動,成為城市公共服務行業信息化應用技術實現新突破的又一標志。
以熱量表為例,每塊熱量表抄戶的數據包括:累計熱量、瞬間熱量、供水溫度、回水溫度、供回水溫差(℃)、累計流量、瞬間流量、累計運行時間、累計出錯時間等十種顯示功能外,并可顯示當前日期、出廠編號、前十八個月每月用熱量值,并有電池電量不足指示及自動錯誤診斷功能,這對于傳統人工抄表來說簡直是不可完成的任務。
目前國內諸多大型水、電、氣、熱表企業已采用或擬采用M-bus總線通訊技術。M-bus作為一種低成本的一點對多點的總線通訊系統,具有通訊設備容量大、通訊速率高、成本低、設計簡單、布線簡便、抗干擾能力強、并總線可提供高達500mA電源的特點?;贛-bus通訊協議的遠程抄表系統被廣泛應用于三表集抄、智能家庭控制網絡、消防報警及聯動網絡、小區智能化控制網絡、中央空調控制系統等。而政府的政策對M-bus協議在中國的推廣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推動作用,據悉M-bus或將成為中國消耗類儀表的通訊協議,在天津已經建立起了試驗網點。而2009年即將到來的冬季會讓M-bus通訊協議率先在采暖抄表系統上得到考驗。
無線技術得到進一步推廣
無線通訊技術作為現代通訊技術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在遠程抄表市場上同樣得到了體現。無線抄表系統主要是基于無線網絡傳感器技術及無線通訊協議而設計的,除了可用于除應用于水、電、煤氣等計量表具的無線抄表領域外,該系統還可廣泛應用于車輛監控、物資管理、溫度監控、工業自動化數據采集、機房設備的無線監控等多種領域
我國的無線抄表雖然仍屬于早期實驗階段,但由于目前的有線抄表各有其缺點存在,而被寄予厚望。例如以目前最通用的485總線方式抄表為例,它雖然結構簡單、易于實現,但施工布線工作量大、線路易損壞又不易維護,且節點數受限、不適于大規模的集中抄表;電力線截波抄表借用現有的電力線網絡,節省了線路費用,但中國的電力線通信環境復雜多變,截波信號易受干擾,穩定性與可靠性較低。而無線抄表可解決上述有線抄表的缺點,對于幅員廣大的中國來說,也可能成為未來最適合的選擇。
而隨著環保意識的不斷深化,生產企業對可囊括軟件和硬件開發環境的交鑰匙解決方案的需求變得更加迫切。專家提示,無線儀表廠商與芯片供貨商的前期溝通合作將是未來系統方案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而芯片選型最重要的是系統功耗以及RF射頻發送與靈敏度的表現。
據介紹,真正無線集抄的興起,不過是最近兩年的事情。相關統計顯示2007年中國的無線集抄企業只有幾家,現在不但國內本土企業多了起來,而且還吸引了ADI、TI、Nordic、Micrel、 Semtech、Axsem、Silicon Labs、Atmel、Maxim、Freescale等國際主流廠商的介入,中國無線抄表市場蘊含的巨大商機正逐步凸現出來。
其實,不管遠程抄表,還是無線集抄,工業技術的每一次進步都是為了降低成本創造效率,抄表技術的發展軌跡也無外乎通過技術革新,降低能源傳輸方面的損耗,同時降低管理方面的成本。在深圳、上海、北京、廣州等地的一些房地產開發商也正試圖通過實施水、氣、電三表集抄或三表預付費系統試點來實現這樣的目的,但標準不統一仍是最大的瓶頸。僅僅是電表領域的解決方案已是種類繁多,擴展到水、氣等其他領域情況的復雜程度可想而知,因此真正統一還需要國家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