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北京產權交易所里多了不少電企的身影,而高達6億多的核心資產轉讓,更是吸引了眾多人的目光。
據記者了解,國際煤價連續下跌3個半月后的突然反彈,讓2009年煤電談判破裂后一直處于成本困境的電力系統更加著急了。國內煤企堅守價格不肯讓步,國際煤炭市場反復震蕩,使部分電企承擔了較大的煤炭成本壓力,導致電力行業的增長空間和盈利能力下降。因此部分電企看淡電力行業,開始扎堆轉賣電力資產。
電企擬低價簽國際長協
2009年煤電談判的破裂,讓電企不得不擴大找煤路徑。恰逢前一個階段國際煤價跌至國內煤價以下,據記者了解,五大電力集團和沿海幾家地方電力公司正試圖與澳大利亞煤商簽署價格更低、份額更大的進口煤長協,準備從國際煤炭市場獲取轉機。
據了解,因煤電雙方各持己見,矛盾不可調和,而國家發改委因煤電供應均未出現緊張局面而一直采取不干涉的態度,2009年國內重點電煤談判首度破裂。破裂后,之前以預付款方式采購的電煤在結算時也根據地區不同而出現了價格不一,從價格保持去年的水平不漲不落到漲價4%,部分供煤緊張地區,煤價結算時上漲幅度則達到17.4%。
“由于2009年度煤電價格談判破裂,五大電力集團下屬部分電企和一些地方電企不得不接受煤炭企業上漲17%的重點電煤價格,這也使得電力領域成本驟增,前一個階段,國際煤價連續走跌,加上運費已經低于國內電煤價格,五大電力集團試圖簽署較大份額的進口煤長協,以緩和國內電煤帶來的成本壓力。”一電力集團內部人士告訴記者。
據記者了解,爭取進口煤長協不僅是緩解自身成本壓力,也是電力系統希望在下一個年度的國內重點電煤談判中爭取一定的籌碼。
電力資產轉讓金額達6億
一部分電企希望通過進口煤市場來獲取轉機,而另一部分電力企業則因看淡了電力行業的增長空間和盈利能力,開始扎堆在產權交易平臺轉讓電力資產。
記者從北京產權交易所獲悉,目前電力領域以及非電力領域的央企紛紛造訪北京產權交易所資產轉讓平臺。
9月以來,山東大唐國際東營風電有限責任公司100%股權、遼寧調兵山煤矸石發電有限責任公司40%股權、大唐漳州風力發電有限責任公司100%股權、大唐遼寧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100%股權均掛牌轉讓。
此前的8月20日,河北省三家地方電力企業的股權轉讓信息也同時出現在北京產權交易所。據記者粗略統計,近期出現在北京產權交易所的電力轉讓資產共涉及金額達6.07億。
中電(00002.HK)管理層在投資研討會上也表示有意出售內地資產,因為在內地發展燃煤電廠不是集團強項,有機會出售內地燃煤發電資產,但會在當地繼續物色合適的核電與再生能源項目。
業內人士認為,因2009年度煤電價格談判破裂,部分電企承擔了較大的煤炭成本壓力,導致電力行業的增長空間和盈利能力下降,部分電企看淡電力行業,開始扎堆轉賣電力資產。
新一輪談判籌碼難定
盡管電力系統試圖通過各種方式縮減成本壓力,同時為下一輪煤電談判爭取籌碼,但動蕩的國際煤炭市場卻讓電力系統的期望不斷在打折扣。
9月23日,根據全球煤炭電子交易平臺數據,國際煤價連續下跌至3個半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后,目前已重新反彈。據記者了解,國際煤價的重新反彈,讓正在醞釀通過進口煤走出成本危機并給下一輪國內重點電煤價格談判爭取籌碼的五大電力集團有點措手不及。
數據顯示,在澳大利亞的紐卡斯爾港熱煤價格離岸價的基礎上,目前亞洲基準電煤價格上漲3.30美元/噸達到70.18美元/噸,目前澳大利亞動力煤價格連續第二周上漲達到70美元/噸。
據業內人士分析,動機需求突然轉向強勁導致了澳大利亞的煤炭市場供應緊張從而抬高了煤價。
然而,國際煤價的突然回升,給本來就陷入成本困境的電力系統雪上加霜。
英國巴克萊銀行北京代表處一研究國際煤炭的分析人士告訴記者:“由于國際煤價不斷震蕩對國際煤炭長協影響較大,五大電力集團很難將這一部分煤炭當成一個重要來源,而只能通過國際長協煤來作為緩解成本壓力的一個補充。”
而上述電力集團內部人士則告訴記者:“國際煤炭會一直是五大電力集團煤炭來源的一個重要補充,但是因為運力問題,國際煤炭主要供給沿海省份的電廠,內地電廠仍然主要靠國內電煤。”但國內煤企供給沿海省份的電煤價格一直偏高,通過國際煤炭緩解這一部分成本壓力對電力企業仍然意義非凡。“與此同時,雖然一部分電力企業看淡電力行業,但大部分電力企業仍看好行業的長期發展,部分電企轉讓電力資產則會加劇行業內部的整合和重組。”該人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