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介紹,和老式分時電能表每月記錄一次相比,智能電表可實時記錄用電情況。今后,居民可通過實時查詢自己家的用電量,判斷選擇在哪個時段用電,哪個時段不用電,哪些電器用電多,哪些電器用電少,在電費賬單出來前自行規劃和控制,挑選既省錢又省電的時段和家電用電。
外表很普通,“內心”很強大
昨天,在位于學士街的蘇州供電公司計量中心檢測室,記者看到,智能電表從外觀上來看,與普通分時電能表并無太大區別,只是體積略小一些而已。“雖然外表差不多,但里面差別可大著呢。”
蘇州供電公司計量中心副主任許鈞告訴記者,智能電表是國網公司“推動新型電能利用”模式下推出的新一代電表,具有強大的數據記錄和儲存功能,能實現客戶信息全時段、全方位的采集。與以往的電能表相比,智能電表新增了計量信息管理、用電信息管理、電費記賬、用電量監控等新功能。
“就像很多電腦一樣,從外表看不出有多少區別,但內核大大不同,內在的功能自然也會大大不同。”例如今后智能電表將能與通訊網絡相鏈接,包括了紅外通訊、電力線載波、公網無線通訊等,用戶不再需要跑到電表下去讀取電量數據,而是在家里安裝智能終端,通過互聯網就能遠程查詢。
而最方便的是它具備了強大的負荷曲線記錄,即便是最普通的居民戶也能提供兩個月以上、間隔不大于15分鐘的負荷記錄,非常詳細。智能電表還有身份認證等保密功能,保障用電數據不被外力影響,可靠安全。此外,智能電表能提供多套費率表,針對冬令、夏令、節假日等時段分別設置不同的用電方案,幫助用戶有效節電。
省錢明明白白
據許鈞介紹,以前分時電表記錄,一般以月為單位,現在由于智能電表“內心”很強大,具有豐富的數據記錄儲存功能,提供了月、日、時等多種數據凍結方式,真正實現實時查詢,從而有利于控制好家庭電器的使用。
“在將來智能電表和用電信息采集系統集成后,客戶可以通過互聯網、專用室內信息終端等途徑,及時獲取自己的用電信息。如對于實施分時電價或階梯電價的情況,居民可以判斷選擇在哪個時段用電,哪個時段不用電,哪些電器用電多,哪些電器用電少,甚至在電費賬單出來前自行規劃和控制,避免不必要的浪費和電費支出,最大程度節省電費。”
另外,近年來每到夏季,供電部門還是會接到一些居民的投訴,反映在某個時段電費太高,懷疑電表不準。“其實很多時候,這主要還是因為氣溫升高,家電,特別是空調,使用頻率過高造成的,可一旦發生這類糾紛,由于居民已經缺少信任,解決起來并不容易。”
不過,新的智能電表將具有“遠程診斷”功能,不需要技術人員區現場檢測,在供電公司的遠程控制總臺就能診斷出電表的異常,是否存在計量不準、外部損壞等問題,就可一目了然。“由于智能電表有豐富的數據記錄儲存和信息交互功能,能夠忠實記錄并保存相當長一段時間段內的用電數據,因此當客戶遇到疑問時,可以查看表內儲存數據,弄個明白。”
明年起將推廣智能電表
在采訪中,許鈞告訴記者,首批546塊單相智能電表,他們已檢驗完畢,已經入庫待裝。但目前安裝計劃和居民樓尚未確定。不過,對于新的智能電表,供電部門計劃將安裝在一些新樓盤內。“目前在和一些開發商接洽中。”
據悉,在首批546塊單相智能電表配送到蘇州,今后省供電公司還將陸續進行配送。目前蘇州供電公司還有一部分分時電表,在這部分分時電表配裝結束后,就將全面推廣智能電表。“這個時間點,大概是從明年開始。”據悉,目前蘇州用電采集戶約有81.5萬戶,其中市區49.9萬戶,每年更換電表量大約在萬臺以上。不過,不管是更換,還是新裝智能電表,供電部門將不收取任何費用。
據許鈞介紹,目前智能電表已經開發出幾十種,眼下剛送到蘇州的這批智能電表,只是其中比較簡單的一種。“今后智能電表的功能肯定會越來越多,居民將可得到更多更好的用電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