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間
電網規劃投資100.9億元
長春作為長吉圖戰略的中心城市,強化電力能源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尤為重要。辛國良代表介紹,國家電網公司提出了“十二五”期間基本建成堅強智能電網的目標,這是今后一段時期內電網建設的趨勢和目標。長春供電公司在“十二五”期間,將進一步優化長春220千伏電網結構,著力解決電網兩頭薄弱問題,特別是要不斷提高配網整體裝備水平和抵御風險能力,加快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配套設施建設。
預計“十二五”期間,長春電網規劃投資將會達到創紀錄的100.9億元。到2015年末,長春地區將擁有500千伏變電站4座(現有2座),220千伏變電站22座(現有17座),66千伏變電站289座,年售電量221.3億千瓦時,供電客戶184萬戶。
屆時,電力交換能力和資源優化配置能力將顯著提高,電網供電能力和運行可靠性將明顯增強,可更好地保障電網安全可靠供電。
堅強智能電網
兼容性能更為強大
辛國良還介紹了堅強智能電網與城市發展的關系。堅強智能電網是堅強網架與智能化有機融合的電網。與傳統電網相比,智能電網具有更為強大的兼容性,風電、生物能源、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接入電網就會非常順利。
辛國良說,這只是智能電網的一個特點,它還具有大范圍優化配置電力資源、與客戶信息共享、抵御重特大災害和應對事故的自愈能力等諸多優勢。日新月異的智能家電、智能家庭、智能建筑、智能社區、智能交通、電動汽車等發展,都離不開智能電網的基礎支撐。
2012年年底
智能電表全部安裝到戶
據辛國良介紹,長春供電公司在全省實現了六個率先。在22個開發區成立了重點項目供電服務推進辦公室,全力服務于省、市265項重點工程;在高新區建成并投運了北方高寒地區首座電動汽車充電站,已為239路純電動公交車充電192輛次,累計充電11658千瓦時;在全省率先實現了供電服務窗口入駐市政務中心;主動承擔了全市“黑樓道亮化工程”維護任務;與全市11家金融機構實現聯網繳費;與有線電視聯合推出“電費提醒”業務,形成了“10分鐘繳費服務圈”,極大地方便了電力客戶。
“2011年,我們將新建凈月、高新北區和西新經濟技術發區3座電動汽車充電站,安裝充電樁150個,初步形成電動汽車充電網絡,推進電動汽車的社會化應用。”辛國良說,“完成中信城智能小區建設,這是吉林省首個全電力光纖到戶支持‘三網融合’的智能小區。新建1000戶智能小區示范工程,將小區物業管理系統、安全防范系統、家庭智能化系統有機地結合起來,實行家電的智能控制與遠程控制,多渠道多角度服務春城百姓。”
到2012年年底,長春市將實現智能電表全部安裝到戶。智能電表是用戶給智能IC卡充值并輸入電表,電表才能供電,表中電量用完后自動拉閘斷電。這就能有效解決上門抄表和收電費難的問題。
階梯電價
對中低端用戶影響不大
對于去年全國推廣的兩種電價階梯收費標準,辛國良說,階梯電價對于不算發達的中低端用戶影響并不大,也就是說我市市民不會受到太大影響。對于高端用戶來說,實行階梯電價雖然會比以前多交錢,但多用電多交電費也很合理。
相關鏈接
智能電網:就是電網的智能化,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雙向通信網絡的基礎上,通過先進的傳感和測量技術、先進的設備技術、先進的控制方法以及先進的決策支持系統技術的應用,實現電網的可靠、安全、經濟、高效、環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標。
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勵和用戶抵御攻擊,提供滿足21世紀用戶需求的電能質量,容許各種不同發電形式的接入,可啟動電力市場以及資產的優化高效運行。
三網融合:指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互聯網三網融合。其意義就是推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互聯網融合發展,實現三網互聯互通、資源共享,為用戶提供語音、數據和廣播電視等多種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