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 中國在智能電網上面的投資刺激了智能電表的發展,這種電表比較先進,可以向負責監控及收費的公用事業單位發送用電量數據。 國家電網公司計劃2015年以前建成六條特高壓(UHC)輸電骨干網架,新建電動汽車充換電站2950座和充電樁54萬個。在此期間,還將建成6100個智能變電站并且布署大約2.3億只智能電表。
目前民用電表精確性都是按照國家標準,甚至是高于國家標準來操作,而且計量芯片技術已經非常成熟。隨著制作工藝的改進,困擾電表的質量問題基本得到解決,因某個元器件突然失效而導致整個電表失效的情況已經成為過去而且其選用的都是工業級的芯片,這使得因為芯片的原因而導致電表出現故障的概率大大降低。
眾所周知,智能電表是在智能電網的前提下實現的,這可以讓用電像炒股一樣,隨時掌握即時電價,便宜時買進,貴的時候等待或賣出。通過手機或智能電表就能看到實時電價。可以挑電價便宜時洗衣服、吸塵或給車充電,電價貴時則減少用電,同時,還能用風能、太陽能、氫電池、生物沼氣燈等輸出電力賺錢。 目前,智能電表的智能主要體現在抄表和付費便捷性上,離真正意義的智能電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未來的智能電表將朝什么方向發展,我們拭目以待,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智能電表體積將越來越小,功耗越來越低,功能越來越強。至于未來的電表芯片,高集成、低功耗也是必不可少的。(責編: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