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峽水電站是首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確定的重點建設項目,是我國第一座完全自己設計、自己制造、自己安裝、自己調試的百萬千瓦級大型水電站。自1969年4月1日第一臺機組投產發電以來,截至2013年5月16日,已累計發電2002.03億千瓦時,按不變價計創工業產值144.08億元,相當于該電站總投資的22.21倍。同時,電站還使甘肅、寧夏、內蒙古地區的灌溉面積增加到1600萬畝,糧食每年平均增產150萬噸;有效抵御了黃河多次的洪峰,確保了黃河中下游地區的安全;使當地的養殖、旅游經濟蓬勃發展,綠化面積也不斷增加,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44年來,在國家電網甘肅省電力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劉家峽水電廠積極采用國內外先進的技術設備,聯合國內多家科研單位和企業,對5臺機組進行了增容改造,使該電站的出力由119萬千瓦增加到135萬千瓦,凈增出力19萬千瓦,顯著提高了設備可靠性程度和自動化水平,并成功開發“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水庫測量管理系統”、我國首臺“大型混流式水輪機轉輪修行磨削機”和“異重流排沙技術”等多項科技成果,榮獲9項國家專利技術,為實現安全生產長周期記錄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該廠建成了甘肅省首座330千伏GIS開關站,完成了220千伏GIS開關站的改造,徹底解決了電站出力受阻的問題,為甘肅乃至西北地區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強大清潔能源供應。
44年來,在國家電網甘肅省電力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劉家峽水電廠積極采用國內外先進的技術設備,聯合國內多家科研單位和企業,對5臺機組進行了增容改造,使該電站的出力由119萬千瓦增加到135萬千瓦,凈增出力19萬千瓦,顯著提高了設備可靠性程度和自動化水平,并成功開發“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水庫測量管理系統”、我國首臺“大型混流式水輪機轉輪修行磨削機”和“異重流排沙技術”等多項科技成果,榮獲9項國家專利技術,為實現安全生產長周期記錄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該廠建成了甘肅省首座330千伏GIS開關站,完成了220千伏GIS開關站的改造,徹底解決了電站出力受阻的問題,為甘肅乃至西北地區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強大清潔能源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