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出臺的上網電價和補貼政策,導向性明顯。“總體而言,調低了西部地區地面電站標桿上網電價,調高了東部地區分布式發電的電價補貼。”中節能綠洲(北京)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代存峰表示,這些調整實質上要在西部地區有計劃、有控制地發展大型地面電站(荒漠式電站),在東部地區鼓勵發展分布式發電。
調低西部地區地面電站標桿上網電價,對當地光伏產業發展有何影響?“其實,西部大型地面電站的發電電價,由征求意見稿的每千瓦時0.75元提高到現在的0.9元,雖然比此前執行的1元標桿上網電價要低0.1元,但仍能將企業的全投資內部收益率保持在8%以上,這是可以接受的。”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王斯成表示。
對于部分分布式發電來說,新電價補貼標準比較劃算。代存峰說,以北京地區為例,對于商業建筑屋頂和工業建筑屋頂的分布式發電,開發商的售電電價可分別達到每千瓦時1.32元、1.1元左右,全投資內部收益率能達到10%—12%,六七年就能收回成本,比較有吸引力。
“尤其令人振奮的是,其中第一次提到了‘光伏發電項目自投入運營起執行標桿上網電價或電價補貼標準,期限原則上為20年’。”代存峰表示,這個“20年不變”給出了明確信號,給了大家極大的信心,許多開發商將會由觀望等待變為積極行動。
“隨著新的光伏電價出臺,在國際市場衰落的情況下,國內市場將得以繼續發展。”王斯成表示,由于光伏市場規模擴展,國內光伏產業鏈會受益,將由下游的光伏發電站向中游的電池組件生產、上游的多晶硅市場傳導。
目前,我國光伏產業的發展重心正逐漸轉向國內市場。2012年國內光伏電池產量有35%應用到國內市場,而2009年這一比例僅約為2%。業內人士認為,去年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光伏市場,今年在新的上網電價激勵下,有望成為世界第一大光伏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