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近5000米的紅其拉甫口岸是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路,戰略地位極其重要。1986年5月,號稱“死亡山谷”的紅其拉甫口岸正式開通。在“風吹石頭跑,氧氣吃不飽”的帕米爾高原上,紅其拉甫邊防連和武警邊防檢查站的重要性顯得尤為重要,而軍隊信息化建設對監控、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長期以來,由于遠離電網負荷中心,紅其拉甫口岸邊防連隊和武警邊檢人員主要依靠太陽能發電設備和柴油發電機供電,根本無法滿足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需要,邊防連隊和武警邊檢人員對通電需求非常強烈。
為徹底解決紅其拉甫區域的通電問題,國網新疆電力公司逐年擴大電網延伸范圍。2013年6月,投資3000萬元,開工建設了通往紅其拉甫口岸邊防連隊的35千伏輸變電工程。在海拔近5000米的帕米爾高原上,新建1座35千伏變電站,架設了55千米35千伏輸電線路,使“長明電”點亮了帕米爾高原。
“長明電改善了戰士們的生活、工作和邊防執勤狀況。”紅其拉甫邊防連連長黃小明說,通電之前,連隊都通過柴油機、太陽能發電,遇到油機故障或天氣較陰,供水、供暖就會不暢,戰士們就會吃不到水,冬天時還會挨凍。通信設備會因為電力不穩而損壞,邊防執勤監控系統也無法做到全時監控。現在電力穩定了,視頻會議系統可以用了,監控系統也可以保證對重要通道的24小時監控。
武警紅其拉甫邊檢站前哨班地處中巴邊境,擔負著出入境旅客的邊防檢查任務。紅其拉甫邊檢站士官唐乾清說:“以前,由于沒有穩定的電源,各種大型檢查設備無法使用,我們執行任務時,只能用雙手摸、敲,上車頂、爬車底。現在有了‘長明電’,我們期盼多年的現代化檢查室終于能夠提上建設日程了,以后檢查設備的使用將能大大提高通關效率,對邊境緝毒、走私和反恐都極為有利。”
通電工程還惠及了當地的22戶牧民家庭。因為知道要通電,塔什庫爾干鄉托格掄夏村的牧民沙熱汗˙賣提阿洪專門買了一臺洗衣機,當記者來到她家時,她的丈夫正在陪孫子看電視。“以前我們靠太陽能發電,電力很弱,只能供應電燈,電壓也不穩定,每天只能保證一到兩小時的供電,現在隨時可以看電視了,還可以用洗衣機這些電器。”沙熱汗˙賣提阿洪說,她計劃近期還要買一臺電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