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該廠狠抓供電標煤耗不放松,2012年為344.1克/千瓦時,2013年降至338.98克/千瓦時,今年前10個月下降到336.36克/千瓦時,三年降低近8克/千瓦時。按供電標煤耗每降低1克/千瓦時可節標煤3650噸計算,年可節標煤近3萬噸。10月份該廠供電標煤耗再創新低,實際完成333.55克/千瓦時,大大低于總部338克/千瓦時的考核指標。
供電標煤耗是總部控制的重點考核指標,更是熱電廠最主要的經濟技術指標,這一指標的高低直接反應熱電廠經濟運行的水平。要降低這一指標,必須全廠各系統、各單位綜合優化才能實現。
該廠8臺鍋爐的制粉電耗和飛灰含碳量的高低,直接影響供電標煤耗的高低,因此鍋爐是否經濟運行是降低供電標煤耗的關鍵。
近幾年,該廠對8臺鍋爐的16套制粉系統進行持續治理,陸續對磨煤機電機實施節能技術改造,效果顯著。今年,他們持續優化制粉系統運行,出臺了有針對性的節電和治理措施,制粉電耗逐月下降,10月,噸汽制粉電耗達到了3.26千瓦時/噸汽,環比降低0.28千瓦時/噸汽,創歷史新好水平。
隨著鍋爐脫硝裝置的陸續建成投運,鍋爐煙氣氮氧化物大幅下降,外排煙氣符合國家新的環保要求,但是飛灰含碳量有了一定的提高。如何在既保證煙氣達標排放、又確保飛灰含碳量控制在合理范圍,成了擺在職工面前的難題。
他們針對鍋爐飛灰含碳量不穩定的問題,成立降飛灰攻關小組,通過反復試驗調整,根據每臺鍋爐的特點,每天對不同的運行狀態進行飛灰含碳量化驗、比對,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調整方案,制定了調整卡片,指導職工操作,飛灰含碳量開始逐漸下降,鍋爐效率不斷升高,鍋爐實現了經濟運行。
鍋爐車間主任技師王樹詮介紹說,飛灰含碳量同比降低1個百分點,就可節約資金700萬元。
影響供電標煤耗指標的還有汽輪機真空、凝汽器端差和給水溫度等。由于高壓加熱器內漏頻繁,加上管道泄漏,造成加熱器投入率偏低,汽水損失率偏大,影響裝置穩定經濟運行。
該廠攻關組反復在現場觀察,發現因加熱器實心堵頭熱應力大多次導致內漏,他們利用停機時間,將實心堵頭換成半空心堵頭,熱應力大幅降低,內漏次數明顯減少。
“現在,加熱器內漏次數由每月平均4次降到1次,汽輪機經濟運行效果非常明顯。”汽機車間副主任于明波說。
入爐煤熱值差大也是影響供電煤耗的重要指標,這就要求把好煤質進廠、化驗關,增加檢驗頻次,盡量縮短檢驗時間,為鍋爐燃燒提供參考。
為減少入爐煤熱值差,他們嚴把煤炭入廠關,采樣過程實行三方(燃料車間、煤管科、物裝中心)監督,對取出的煤樣進行三方上鎖,紀委每天2次到現場監督,同時對煤炭采樣、制樣、化驗實現24小時不間斷監控,杜絕不規范現象,10月份實現了入廠、入爐煤熱值差最小的歷史好成績。
“入廠、入爐煤熱值差大,職工會頻繁調整,鍋爐燃燒損失就大,現在熱值差小,鍋爐燃燒更穩定,損失更小。”煤管科科長王新軍說。
今年前10個月,熱電廠供電標煤耗平均336.36克/千瓦時,同比降低2.61克/千瓦時,節標煤近萬噸。(孫萬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