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鐘淑婷通訊員趙曉斌
本報訊昨天,位于河山鎮工業園區內的桐鄉市桐杭煉染有限公司的屋頂上,寬約1米、長約1.5米的一塊塊光伏組件在太陽照耀下,為企業提供清潔電力。
據了解,桐杭煉染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于今年9月底正式建成投產,是河山鎮光伏發電應用示范小鎮建設中首個運用光伏發電的企業。該項目運行一個多月來已經累計發電近3萬千瓦時,為企業節約電費近3000元。
今年2月,河山鎮獲批成為省內首個光伏發電應用示范小鎮。該鎮在充分調查全鎮建設光伏發電應用條件的基礎上,因地制宜,采用光伏與工業企業、現代農業、事業單位和新型城鎮社區相結合的模式,規劃在全鎮開展50兆瓦規模的光伏發電項目建設。其中,今年計劃完成約15兆瓦,包括分布式光伏發電約3.5兆瓦,漁光互補光伏電站約11.5兆瓦。
“設備安裝在屋頂,不占用地面生產空間,加上項目建設資金全部由政府買單,所發電企業還可享受電價9折優惠,這樣的條件令不少企業都很心動。”對于工業企業實現光伏覆蓋的可能性,河山鎮經發中心主任蔣富華這樣分析道。他透露,今年河山鎮計劃在20家企業屋頂建分布式發電項目,規模約3.5兆瓦,總建筑面積約44200平方米。除桐杭煉染已經建成使用外,還有5家企業正在建設,另外14家企業也已進入招標階段。
企業屋頂屬于“分布式”光伏發電,而“漁光互補”發電則是一種與農業生產相結合,將光伏組件布置于水面上方,上層用于太陽能發電、下層用于水產養殖的新型光伏系統工程。它通過光伏組件實現清潔能源發電,最終并入國家電網。“漁光互補”發電不但不額外占用耕地,還極大地提高水面資源利用效率、單位面積土地的經濟價值和土地的產出率。據了解,河山鎮今年計劃在240畝左右的魚塘建起一個個光伏發電站,本月起正式投入建設,預計春節前全部完成。
“總規模為15兆瓦的光伏示范小鎮一期工程建成后,預計年供電可達1487萬千瓦時,相當于每年可為800戶家庭2500人提供清潔電力。”蔣富華告訴記者,除此之外,每年還能節約標準煤約4900噸,大約能減少排放二氧化硫42噸、二氧化碳13000噸,減少灰渣1500噸,真正實現節能減排。
此外,明年該鎮還將啟動居民屋頂光伏發電站建設,預計400戶居民將作為試點。“這樣今后曬曬太陽就可以發電,省不少電費吶!”堰頭村村民王鳳蘭開心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