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供電局輸電管理所電纜一班電纜工杜亮光和李迪需在電纜隧道中巡檢對澳供電線路。 通訊員供圖
澳門回歸15周年之際,記者從南方電網獲悉,廣東對澳門供電已達30年,500千伏加林輸變電工程即將于2015年建成投產,將能保障澳門和珠海未來十年的負荷增長需求。30年來,廣東電網與澳門電網通過主網相連,從未發生過因聯絡線故障導致停電的事件,助推了對供電要求極高的澳門博彩旅游業及澳門經濟。
增長:30年來年送電規模已漲85倍
據介紹,上世紀80年代初,澳門尚在葡萄牙政府統治下,僅靠兩座燃油發電廠發電,容量小、成本和電價卻很高。著名愛國人士、澳門前任特首何厚鏵先生的父親何賢先生當時提議,由廣東對澳門供電,得到廣東省政府和廣東電力工業局的積極響應。
當時的背景是,廣東的電網峰谷差值很大,晚上10點之后,電力有不少富余,而澳門與廣東的電網峰谷時段存在明顯差異,從經濟上粵澳聯網是“雙贏”的。
1984年7月,廣東開始通過珠海110千伏珠澳AB線向澳門澳北站供電。當年,珠海對澳供電只有0.47億千瓦時,而截至2014年11月底,南方電網已累計向澳門輸送電能278.2億千瓦時,年送電規模與最初相比已經漲了85倍;澳門回歸15年來,廣東已累計向澳門輸送電量261.26億千瓦時,年送電規模是回歸時的22倍。
雙贏:粵獲投資 澳博彩獲24小時供電支持
廣東電網對澳供電,不但解決了澳門同胞用電的 后顧之憂 ,也刺激了廣東電力的發展,譬如引進澳方投資,加快了本地電源的建設步伐和技術創新等。其中,1997年投產的南屏變電站是當時全國第一座采用國產220千伏綜合自動化系統的變電站。此后,各種生產設備開始由引進“外援”轉向自主化創新,國產設備以高質量和經濟性得到了澳門認可。2011年底建成的220千伏琴韻站直接對澳門供電,則是南方電網首個“綠色3C變電站”,該站駕駛艙技術屬全國首創,多項技術居于全國領先水平。
對澳供電除了經濟雙贏外,政治意義重大,關系到國家戰略與形象。澳門經濟中,博彩旅游業是重中之重,24小時永不間斷供電則是整個澳門對電網的期盼,而這漫長的三十年中,廣東電網從未發生過因聯絡線故障導致停電的情況。
南方電網:可保澳門未來10年用電需求
展望
澳門回歸15周年之際,珠海又傳來好消息,橫琴新區作為廣東自貿園區其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正在完善申報方案,重點將集中在高端服務貿易自由化和投資便利等方面。
“按遠期規劃,珠海將根據最佳經濟適用標準,逐步建6個220千伏變電站,即便澳門和橫琴的供電需求每年翻一倍,也能滿足需求。”近日,南方電網負責人接受新快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即將于2015年建成的500kV加林輸變電工程投產,一方面可以使珠海和澳門的電網結構更加可靠合理,同時也可以滿足澳門和珠海未來十年的負荷增長需求。”此外,南方電網在編寫“十三五”規劃方案時,也會充分征求澳門特別行政區相關意見,以便更好地保障澳門同胞的用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