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頂上建的太陽能電站一年能發多少電?記者帶著這個問題今天探問了溫星旺的家。溫星旺是寧夏石嘴山市一家光能公司的職工,一個25歲的小伙子,工作的緣故讓他對光伏發電非常執著投入。2013年國家發改委出臺文件對符合政策要求的光伏并網發電項目給予“國家電價補貼”,以政策引導激勵光伏新能源健康發展,當時他就積極籌劃在自家二樓屋頂上鋪設分布式光伏電站。在石嘴山市供電公司支持下,他用了45天花了2萬元購買了8塊太陽能電池板組件、逆變器、配電箱等設備,設計安裝了功率為2千瓦的 家庭分布式光伏“微電站”,并成功并網發電,成為寧夏個人上網賣電第一人。
溫星旺介紹說,自己家庭光伏“微電站”為自發自用余電上網型,按照設計每天平均能發電10度以上。由于前面樓體的遮擋因素,實際平均每天發電8度左右,目前已經發電2700多度。
屏蔽此推廣內容溫星旺笑著與記者算了一年的收益帳,去年一年發電2500度,自用80%,余電賣給電網,加上國家的光電上網補貼,年收益2100元,收益還是不錯的。按這樣的收益,預計9年左右收回成本。按光伏發電使用壽命25年計算,成本回收后剩余十多年為純收益期。除了個人收益以外,分布式光伏發電可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減少火力發電產生污染物排放,具有綠色環保意義,可實現經濟和社會效益的雙贏。
據了解,目前石嘴山市已建成和個人在建的分布式光伏并網發電項目5個,電力部門以“支持、歡迎、服務”全程跟進、主動服務。2012年,寧夏成為我國第一個新能源綜合示范區,近幾年寧夏新能源產業突飛猛進,并網光伏裝機容量目前已超過170萬千瓦,在全國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