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幕式現場
中國水電總裝機容量世界第一
劉琦表示目前全球水電裝機容量約10億千瓦。截至2014年底,我國水電裝機容量突破3億千瓦,占全球的27%。中國還擁有了包括規劃、設計、施工、裝備制造、輸變電等在內的全產業鏈整合能力。中國先后與80多個國家建立了水電規劃、建設和投資的長期合作關系,成為推動世界水電發展的重要力量。
觀察者網查詢資料發現,以目前全球裝機容量核算,中國水電總裝機容量已居世界第一,全球裝機容量前10名的水電站中,中國占了5座。全球70萬千瓦及以上的巨型水電機組,半數以上由中國三峽集團管理運營。
三峽水電站
央廣網評論稱,以三峽工程為代表的水電項目順利建設,不僅帶動了行業技術的飛躍發展,并成為中華民族復興的標志性工程。中國水電在電站建設及技術管理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的同時,也在積極踐行國家“走出去”戰略,大力進軍海外市場,國際業務開展初具規模。不可否認,中國水電已成為引領和推動著世界水電發展的巨大力量。
先發展水電已成為國際共識
在會上,國際水電協會(IHA)主席肯˙亞當斯也做了發言,他說,“優先發展水電已成為國際共識。”
他還表示,就世界水電發展狀況來看,作為可再生清潔能源,水電具有技術成熟、成本低廉、運行靈活的特點,世界各國都把水電發展放在能源建設的優先位置,“可持續”一直是水電建設與發展的主基調,優先發展水電也已成為國際共識。
作為利用效率高、開發經濟、調度靈活的新能源,水力發電未來還有較大發展空間。據國際行業預測,到2050年,全球水電裝機容量將由現在的10億千瓦“翻一番”至20億千瓦,大部分待開發的水電資源集中在非洲、南美、南亞、東南亞等地,這也為中國水電全產業鏈“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
國內政策扶持加大,未來看好
目前,我國對于水電能源的發展也有更多政策扶持。1月初,國家能源局1月初曾下發《關于鼓勵社會資本投資水電站的指導意見》,鼓勵和引導社會投資,規范和完善水電投資環境。在更早前國務院辦公廳公布的《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中,詳細列出了五十余個在2015年前重點開工建設的水電項目。按照規劃,到2020年,中國力爭常規水電裝機達到3.5億千瓦左右。
業內人士認為,一系列政策利好意味著蟄伏多年的水電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將出現新一輪爆發式增長。東方證券首席投資顧問阮軍認為,在“走出去”及國家扶持等一系列政策支持下,水電板塊未來值得投資者長期關注,而基建類和水電設備生產廠商或將率先受益。
5月19日至5月22日,第五屆世界水電大在北京懷柔雁棲湖畔召開,本次大會以“塑造未來,推動水電可持續發展”為主題,共有340余位外國代表及400多位國內代表參加。自2007年開始,世界水電協會(IHA)每兩年牽頭舉辦一次以“推動水電的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世界水電大會。來源:北極星電力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