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能源互聯網和新電力體制改革,微電網將迎來高速發展期。微電網是由分布式發電單元、儲能設備、能量轉換設備、相關負荷和監控、保護裝置匯集而成的小型發配電系統,是能源互聯網的核心要素。微網符合能源互聯網分享互聯的精神,能夠實現自我控制、保護和管理的局部自治和廣泛互聯系統。在力推能源互聯網的背景下,全球微電網產業都將加速發展。在新電改的利好刺激下,中國微電網有望成為增長最快的市場。
目前全球微電網處于商業化運行前夜,新的商業模式有望誕生。借鑒美、歐、日的國際經驗,我們認為在發展初期政府普遍重視微電網利益分配機制、成本補償機制等相關政策的制定以保證運營商的利益,項目發展初期依賴相關激勵政策的支持,微電網運營商重視新技術的應用及其實際效果的評價,我們認同中國利用示范項目啟動市場、培育產業鏈的選擇。我們認為未來商業化的微電網可能同時存在由微電網運營商負責的獨立運營模式和電網公司負責的電網公司代管模式兩種運營模式,獨立運營模式下需要微電網間的互連,從而產生微電網代理商這一新的市場參與者。
“十三五”期間微電網撬動數百億的增量市場需求,全面帶動發、配、用電環節,看好前期卡位龍頭。我們使用示范項目數量和全球市場容量份額兩種方法估算中國“十三五”期間微電網增量市場約為200-300億元(不包括原有的光伏、配網、電動汽車和儲能需求)。按照典型配置的示范項目成本構成拆分,我們認為增量投資中主要為分布式發電、配電、儲能和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其占比分別約為37%/32%/19%/12%。看好前瞻布局的高技術公司,相關受益標的:國電南瑞、四方股份、北京科銳、匯川技術、國電南自、科陸電子、陽光電源、許繼電氣。
核心風險:微電網實際推進進度慢于預期。 來源:北極星電力網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