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我國發電裝機容量15億千瓦,22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回路長度61萬千米,公用變電設備容量31億千伏安,已成為世界上發電裝機規模、電網規模和電能消費規模最大的經濟體。預計2016年還將新增裝機1億千瓦左右。
楊昆指出,隨著經濟轉型和發展動能轉化,高耗能用電增速回落,預計2016年全社會用電量增幅處于中低速區間,機組年平均利用小時數明顯下降,部分地區較大規模煤電面臨清潔排放與發電定位調整的考驗。
根據中電聯預測,綜合平衡分析,預計2016年全國電力供應能力總體富余、部分地區過剩。按照全社會用電量增速1%-2%的中值測算,預計全年發電設備利用小時3700小時左右,其中火電設備利用小時4000小時左右。
在電力供應能力總體富余、部分地區過剩的同時,電力行業的綠色發展也對系統運行和企業經營提出了更高要求。隨著節能減排成為發展硬約束,電力投資和發展方式面臨新的要求,水電棄水、風電棄風等問題引起社會關注。環保投入增加、電價下降、成本剛性增長等因素綜合影響,電力企業經營壓力加大。楊昆表示,當前,電力行業要持續優化電源結構,嚴格控制電源新開工規模,合理壓縮投產規模,集中消化現有過剩能力;努力提高調峰電源比重,加快抽水蓄能等調峰電源建設,鼓勵有條件煤電機組改造為調峰機組,建立調峰輔助服務電價機制;優先開工水電和核電項目,促進電力結構綠色轉型和低碳發展。
同時,要加強電力統一規劃,促進各類電源之間、電源電網之間協調發展;要加快清潔能源基地外送通道建設,優化系統調度運行,遠近結合、多措并舉解決“棄水”、“棄風”、“棄光”問題。要加快實施電能替代,采取靈活電價機制等手段挖掘需求側潛力,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納能力。
此外,還應積極穩妥推進電力體制改革,加強與周邊國家合作,促進特高壓輸電以及核電、火電、水電“走出去”,實現與周邊國家電網的互聯互通。 來源: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