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所住的樓棟突然沒了物業公司,她主動當起樓長;面對總電表“空跑”問題,她四處奔走,動員居民繳費實行“一戶一表”改造。她叫張玉花,家住忠州街道巴王支路9號附7號,州屏路社區第四網格員。
巴王支路9號附6號、7號這兩棟樓,之前是縣婦幼保健院職工住宿樓。此前,雖然住戶情況復雜,但有物業公司管理這兩棟樓,運轉還算正常。自縣婦幼保健院搬走后,這兩棟樓成了無物管、無樓長的“兩無”樓院。
兩棟樓居住有36戶居民。當年建房時,將僅有的1塊總電表安裝在一樓。因線路老化,總電表出現“空跑”現象。
“大家共用一塊電表,每次繳費必須請人挨家挨戶收齊電費再交給供電公司。因為‘跑電’和請人收費,每戶每月要多花十多塊錢。”住戶周維道說。
了解這一情況后,張玉花主動承擔起樓長的責任。她組織召開居民會議說明情況,同居民代表一起研究解決方案。會上,大家提出“一戶一表”改造方案。由于這里的住戶情況復雜,少數人意見不一致,大家不歡而散。
張玉花只得在晚上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一遍不行就兩遍,兩遍不行就三遍 ……終于在4月20日,張玉花把所有居民的思想都統一起來了,大家都愿意接受“一戶一表”改造方案。
統一思想后,張玉花挨家挨戶說明情況,并在樓道貼出通知,希望大家把“一戶一表”改造費用交來,她再聯系縣供電公司統一安裝。
不久,新問題又來了,少部分人認為費用偏高,不愿意交錢。張玉花又上門做思想工作,給居民算長遠利益賬。最終,36戶居民交齊了改造費用。
隨后,張玉花自費復印每戶的資料交給縣供電公司,聯系縣供電公司入戶進行“一戶一表”改造。5月22日,兩棟樓“一戶一表”改造全部完成。
“從發通知到成功安裝不到1個月,這多虧了張玉花。以后自己用了多少電一目了然!”住戶李健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