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以“智慧能源創美好生活 開放透明傳南網情深”為主題的南方電網公司2018年社會責任報告、綠色發展年刊發布會(以下簡稱“《報告》”)暨2019年國企開放日(社會責任周)活動啟動會在廣州舉行。
《報告》顯示,2018年全年,南網西電東送電量2175億千瓦時,增長7.2%,創歷史新高;制訂實施清潔能源消納專項方案,全網非化石能源電量占比達51.5%;制訂實施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和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兩個“26條”舉措;在廣東提前兩年實現國家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目標,直接幫助240個貧困點、8.1萬人達到脫貧標準;南方(以廣東起步)電力現貨市場率先在全國啟動試運行;提前完成“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和供電設施接收考核目標。
建設具有區域特色的智能電網
“2018 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公司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只有富有愛心的財富才是真正有意義的財富,只有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的企業才是最有競爭力和生命力的企業’的殷切囑托,全力為利益相關方創造各方面效益最優的綜合價值。”南網董事長孟振平表示,2018 年,該公司完成售電量9703 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營收達5373 億元,增長9.2%;期末資產總額8167 億元;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加強與周邊國家和港澳地區電網互聯互通,全年與緬甸、越南、老撾交易電量34.05 億千瓦時。
《報告》顯示,西部巨量的清潔水能、風能等變成電能輸送到廣東,廣東近1/2電能來自清潔能源,廣東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88.9%;全年南網區域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1.7億千瓦,火電占全年發電量的49.3%,低于全國平均水平22個百分點。
同時,南網智能電網規劃建設覆蓋電力系統發、輸、配、用全過程,通過推動清潔發電,提升南方五省區的綠色發展水平;通過建設安全高效的輸變電體系,提高電網供電保障能力;通過打造靈活可靠的配電,實現配網可觀可控;通過構建多樣互動的用電,滿足智能用電和個性化客戶服務需求。
優化營商環境服務五省區高質量發展
為全面優化南方五省區電力營商環境,南網制定了優化電力營商環境行動方案,以提升“獲得電力”水平為核心,制定七方面20條舉措,服務五省區高質量發展。
據統計,2018年南網接電時間低壓客戶同比減少34%,高壓客戶同比減少22%。在降成本方面,僅廣東一省就為客戶節省用電成本380億元。同時,該公司公開業擴流程、資料、時限、收費標準等,服務信息更加透明;進一步加大配網建設和改造力度,全面消除配網過載、“低電壓”和城中村停電問題。
此外,2018年,廣州、深圳及珠三角6城市中心城區實現客戶平均停電時間小于1小時,達世界一流水平,其中深圳福田核心區更是達到2.5分鐘以內的世界頂尖水平,供電質量比肩紐約曼哈頓。
為粵港澳大灣區注入綠色新動能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新形勢下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重大決策。孟振平強調:“南網認真貫徹黨中央的決策部署,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依托西電東送大平臺加大清潔低碳電力供應力度,推進重點領域電能替代,持續優化粵港澳大灣區的能源結構和布局,助力大灣區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
十年來,南網持續加強西電東送大通道建設,其中,2018 年,新東直流投運,昆柳龍直流開工建設。截至2018 年底,南網已建成“八交十直”18 條西電東送大通道,其中西電送廣東的9 回直流輸電工程全部落點大灣區負荷中心。
“公司通過13回輸電線路與香港相聯,通過9回輸電線路與澳門相聯,將清潔的核電、西部水電等清潔電力輸送給港澳。每年對港送電約占香港總用電量的1/4,對澳送電占澳門總用電量超8成。”南網計劃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公司每年將大亞灣核電站年發電量的80%輸送給香港,折合減排二氧化碳約2700萬噸。
在推進電能替代方面,2018年南網全網新建充電樁9605個,新建充電站374座,搭建起珠三角城際、海南島環島充電網絡,打通了北京至珠三角高速充電網。同時,越來越多停泊在港口的船舶改用電能,廣東、海南一批港口岸電項目建成,助力航運業綠色發展。據統計,2018年全年全網完成電能替代電量224億千瓦時,預計2019年這一數字將上升到238億千瓦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