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南方電網廣東廣州供電局在南沙區大崗鎮試點配電網5G+應用等技防手段,實現電力設施外力破壞高風險點全覆蓋。
據介紹,這套基于5G技術的“天眼系統”組合拳,包括了5G+視頻監控、5G+智能識別、5G+無人機巡視、5G+電子圍欄等多款應用。
5G版“天眼系統”為預防電力設施外力破壞,保障先進制造業基地在內的南沙大崗鎮的電力可靠供應,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無人飛機出動
預防大型機器施工破壞電力設施
“施工車輛請注意,施工車輛請注意,上方線路有高壓電,請立即停止施工,馬上遠離!請謹慎駕駛,遠離高壓線路,保持5米以上的安全距離!”
在南沙區大崗鎮新聯一村和新聯二村連片的碧綠田野上,14家施工單位的挖掘機等大型器械正干得熱火朝天。這里,是大崗先進制造業基地的施工現場。
某工地一輛挖掘機,不小心闖進廣州南沙供電局大崗供電所設定的電力設施保護區,便觸發了報警模式,高清攝像頭通過5G實時回傳畫面。
在大崗供電所防外力破壞指揮中心視頻監控系統平臺,記者可以看到,一臺無人飛機收到命令后,立即從機巢起飛,被后臺人員遠程操控,對現場的“泥頭車”喊話制止。
這是廣州供電局基于5G技術“天眼系統”,在防治電力設施外力破壞方面的應用場景探索。
據了解,施工工地的挖掘機等大型器械在施工過程,對于上方不同電壓的電線,應在橫、縱兩個方向上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然而,司機師傅屢屢不小心的“闖入”,經常對供電線路造成破壞,使整個供電片區都要陷入混沌無序的狀態,司機師傅的人身安全還可能受到傷害。即使工作人員及時趕往現場搶修,往往又要再費一番時間和精力。
在過去,單純依靠人力的監控,往往難以有效預防和監控。現在,一旦有 “異物” 闖入電子圍欄區域內,便自動報警,平臺收到相應的報警通知后,監控人員可即時通過無人機等各種手段提醒施工車輛,確保電力設施安全。
5G技術賦能
為先進制造業基地施工用電保駕護航
2017年7月,廣州首次提出要將大崗鎮南部的地塊將打造成以先進制造業為主導方向的產業園區,成為“南沙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核心門戶城市的產業及創新支撐點”的設想。
從過去相對落后的沙田小鎮,變為先進制造業基地,大崗鎮實現了產業躍升。一定程度上說,作為大崗鎮最重要的項目工程,大崗先進制造業基地的建設速度,關系著大崗的發展速度。
該規劃獲批后,南沙區政府立即宣布將耗資百億元對其進行前期基礎設施建設。14家建筑公司同步開工,待這些設施建成后,高科技制造企業便可“輕松入住”。
這給整個片區帶來不小的供電挑戰,主要來自于施工過程中對電力設施的破壞。
“2019年10千伏饋線全口徑跳閘故障類型中,有58%是外力破壞,其中76%是施工作業。可以說,外力破壞是影響跳閘的首要因素,不解決外力破壞,跳閘問題無法解決。施工作業和非施工碰撞是外力破壞主要發生形式,不遏制這些情況,就無法避免外力破壞事件的發生”大崗供電所工作人員分析。
如何做到有效監控,將風險提前解除呢?供電所與施工單位協商,在51個風險點上安裝監控視頻,遠程監控施工。
與此同時,南沙供電局聯合華為、移動公司,在遭外力破壞最嚴重的北流F36線路段建立5G基站,通過采用5G+CPE通信方式,試點安裝具有智能識別功能的槍機,在視頻范圍內進行劃定線路保護區。
5G版“天眼系統”,讓廣州供電局依靠高科技手段大大提高了電力設施外力破壞防治的效率,提升了片區供電可靠性,為大崗鎮先進制造業基地施工用電保駕護航。
力爭更多5G+智能電網應用場景落地
“目前,南沙地區已建設完成127座5G基站。未來,將規劃建設731座5G基站,這些都為我們廣泛應用該技術,提升電網運營效率奠定了通訊基礎。”南沙供電局工程部負責人告訴記者。
除了5G版“天眼系統”,南沙供電局還將依靠“5G”版AR智能眼鏡、可穿戴設備等技術,讓電力施工智慧工地安全監管網施工更加“聰明”。
利用5G版可穿戴設備及現場監控攝像頭,現場安全員在施工作業中,可以實現多視角安全監督。同時,監理人員可以利用VR眼鏡、PC管理系統接入服務器,對施工工藝、安全、質量等進行監督。
施工遇到問題后,現場人員還可以利用5G可穿戴設備,實現遠程連線專家,實時進行語音、文字、視頻交互,同步指導,及時解決施工技術難題。
未來,廣州供電局將繼續加強與5G超高清視頻、車聯網、遠程醫療、智能工廠、智能安防、個人AI助理以及智慧園區等行業應用的對標對接,學習各行各業先進應用技術及經驗,努力做到讓更多的5G+智能電網應用場景可靠落地。(郝思遠)

南方電網廣東廣州供電局利用5G+無人機防止外力破壞,對誤闖進電力設施保護區的施工車輛喊話喝止。(李文梓)

根據5G技術傳輸回來的高清視頻,后臺人員根據現場情況實時監控施工現場情況,防治外力破壞。(李文梓)
加強行業對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