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立桿現場,所有施工隊員各司其職,各項工作有條不紊的展開。回想起將電桿運送上來時的場景,西溪供電所所長陳貴俊感嘆:“太不容易了。”長板橋村地處山區,村中道路崎嶇、地勢跨度大。“原本這沒有路,為了把桿運上來,我們活生生的開了一條路。”陳貴俊說。
農網改造施工現場(秦維思攝)
就是這條新開的路,成了山上村民下山的必經之路。“在沒有這條路的時候,村里上學的孩子上學需要走林間‘小路’,每次上學和放學都要走兩個小時,現在,孩子們不用走那么長時間了,也安全了。”長板橋村生產隊隊長阿比拉則說。
這條路連接著長板橋村村內與村外,對于農網改造工程隊的施工隊員來說,這是一條運輸電桿的便捷之路,對于長板橋村民來說,這是連接村民與外界的方便之路。
西昌電力共計投資252.8萬余元用于長板橋村農網改造,在完成好長板橋村電網建設的同時,還完善好了長板橋村基礎設施建設,為長板橋村經濟發展、農村脫貧致富注入新鮮活力。
“幾朵落(你們辛苦了)洋芋則(吃洋芋)。”在西昌市四合鄉馬什洛村,彝族村民吉日十呷將剛煮好的十斤土豆送給了正在馬什洛村進行電網變壓器裝配的電力工人。剛出鍋的土豆熱氣騰騰,吉日十呷將土豆一邊遞到大家手中,一邊向大家說:“幾朵落(你們辛苦了),幾朵落。卡沙沙(謝謝你們)。”
村民吉日十呷給電力工人送土豆(秦維思攝)
電力工人吃村民吉日十呷送的土豆(秦維思攝)
馬什洛村位于西昌市西北山區,是彝族的聚居村,在幾年前,為解決馬什洛村村民家用電的基礎問題,西昌市政府為村中各家各戶裝上了光伏發電板,實現了馬什洛村從“沒有電”到“用上電”的跨越。隨著時間的推移,原先光伏板發電產生的電量不穩定,不能全面滿足村民實際的用電需要。在三區三州大背景下,西昌電力協調各方,對馬什洛村的電網進行了全面升級改造。
農網改造施工現場(秦維思攝)
為了如期完成對馬什洛村農網改造升級的任務,所有參與工程的施工隊員都放棄日常休息,全員加班加點堅守在一線。“每天晚上我們都要把項目的進度情況以圖片的形式上報,如果出現問題,我們就會查找原因,做到出現問題不過夜。”西昌電力農電科運維專責徐煒明對我們說。
為了實現馬什洛村村民從“用上電”到“用好電”的現實跨越,西昌電力投資78.3萬余元,用于馬什洛村的電網改造,待全部工程結束后,電網傳輸的電能將代替光伏發電成為馬什洛村村中電能的全部來源,讓村民告別生活“溫飽電”,用上生產“小康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