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衛(wèi)報》11月7日援引一項針對美國、英國、法國和德國等10個國家的調(diào)查稱,這些國家的公眾普遍能意識到氣候危機的重要性,但尚未產(chǎn)生相應的行動意愿,很少有人愿意對生活方式做出重大改變。
其中62%受訪者認為氣候危機是當今世界面臨的主要環(huán)境挑戰(zhàn),排在空氣污染(39%)、垃圾影響(38%)和新疾病(36%)之前。
超三分之一(36%)受訪者認為自己“高度致力于”保護地球,而認為媒體(21%)和地方政府(19%)也這樣做的人就少了很多。當?shù)厣鐓^(qū)、國家政府和大公司收到的認可度更低。
在具體措施上,57%受訪者認為減少浪費和增加回收利用“非常重要”。扭轉(zhuǎn)森林砍伐(54%),保護瀕危動物物種(52%),建造節(jié)能建筑(47%),以及用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燃料(45%)也是得票率較高的優(yōu)先事項。
但在涉及個人生活方式的領域,只有32%受訪者認為降低個人能源消耗很重要,僅25%受訪者傾向于用公共交通代替汽車、23%的人認為減少飛機旅行對于保護地球很重要。
約半數(shù)受訪者(51%)表示肯定會采取個人行動遏制氣候變化,14%的人表示肯定不會,35%的人表示不一定。波蘭人和新加坡人(56%)的人最愿意采取行動,德國人(44%)和荷蘭人(37%)最不愿意采取行動。
不想做更多事情的原因包括:“我負擔不起這些努力”(60%)、“缺乏信息和指導告訴我該做什么”(55%),“我不認為個人的努力真的能產(chǎn)生影響”(39%)以及“我認為環(huán)境威脅被高估了”(35%)。
Kantar Public國際民調(diào)主管伊曼紐爾·里維埃爾(Emmanuel Rivière)表示,這項調(diào)查在9月下旬進行,在美國、英國、西班牙、法國、荷蘭、德國、瑞典、波蘭、新加坡和新西蘭招募超過1000名受訪者。該研究稱:“不可否認,公眾對地球的狀況感到擔憂,但這些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會讓人懷疑人們對其保護地球的承諾程度”,“公民的擔憂并沒有轉(zhuǎn)化為改變習慣的意愿。”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今年上半年進行的調(diào)查顯示,在北美、歐洲和亞太地區(qū)的17個國家內(nèi),大多數(shù)人愿意改變個人行為以應對氣候變化,但不同國家比例差異很大。希臘、意大利和西班牙約有半數(shù)以上受訪者表示,他們將做出很大的改變,而比利時、德國和荷蘭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表示會做出同樣程度改變。
日本有44%受訪者表示不愿意在生活和工作方式上做出任何改變,或只想做出一點改變來應對氣候變化,該比例在所有接受調(diào)查的國家中最大。
年齡差異也與行為改變存在關聯(lián)。18至29歲的年輕人比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更愿意做出一些改變。例如在法國,30歲以下的年輕人中約有九成愿意做出改變以應對氣候變化,而65歲及以上的人中這一比例為62%。 受教育程度較高者也比受教育程度較低者更愿意調(diào)整自己的生活方式。
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研究人員也發(fā)現(xiàn),美國人更喜歡強調(diào)替代能源的政策,而不是注重節(jié)能的政策。受訪者更希望氣候政策針對企業(yè),而非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