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制造技術和監測水平的提高,珠海居民在用電表運行壽命已從8年普遍提升到12年以上,按照過去滿8年就強制報廢的做法,將造成巨大浪費。記者1月7日從我市市場監管及供電部門了解到,今年我市計劃推動“電能表狀態評價及更換”替代“電能表到期輪換”改革,狀態評價良好的電表可延期繼續使用。此舉事關我市106萬只電表的使用單位及家庭。
電能表俗稱電表,是國家重點管理的計量器具。按相關規定要求,電表長期以來實行“首次強制檢定、限期使用和到期輪換”的管理措施,一般家用電表以8年為使用周期,到期需進行更換。記者從珠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了解到,珠海當前在運行的電表共有106萬只。

珠海市民在用電表。
為全面推動綠色發展,堅決落實“雙碳”要求,維護電能貿易公平,省市場監管局于2019年開始電表狀態評價及更換技術研究與論證,進行“電能表狀態評價及更換”替代“電能表到期輪換”改革,探索建立電表新型監管模式。
截至目前,廣東省電表狀態評價及更換試點工作已初步完成,電表“狀態評價及更換”即將在全省推廣覆蓋。據省市場監管局近期公布的數據,以當前全省在運行的5000萬只電表計算,全省開展以上工作后,預計每年約有600多萬只電表可延期使用,避免大批量到期拆毀造成資源浪費,減少電子垃圾產生及二氧化碳排放;每年可節約電能表采購、檢測、安裝等費用12億元。
記者從市市場監管局了解到,就我市在用電表而言,強制檢定工作已由省市場監管局授權給南方電網進行,電表“狀態評價及更換”替代“到期輪換”工作也將由供電部門具體實施。
記者從南方電網廣東珠海供電局了解到,目前珠海還沒有推廣實施電表“狀態評價及更換”工作,但在今年內有計劃實施。這就意味著,到達8年輪換周期后的電表,質量性能完好的話,將不再被“一刀切”到期輪換,避免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成本,更好保障供電服務。
對于延期繼續使用的電表,又該如何保證性能正常,不會影響到用戶使用與最終電費計算的準確呢?據了解,目前相關部門結合電能大數據分析技術手段,正推動電表計量檢定機構開發電表在線監控系統,實時監測電表運行狀態,主動發現“生病”電表,精準定位問題用戶。即以“在線監測”為主代替過去以“人工巡檢”為主,通過“抽樣檢定+在線狀態監測”的方式實施電表狀態評價及更換。
結合實際情況,我省還出臺《在運電子式交流電能表檢定規程》這一地方性技術規范,為電表狀態評價及更換落地實施提供了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