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以“擁抱數字時代 共建零碳未來”為主題的2022進博會“中國國際經濟管理技術高峰論壇”于上海舉辦。在能鏈智電(NASDAQ:NAAS)及其戰略合作伙伴快電的助力下,本次論壇成為行業首次通過電動汽車充電碳減排實現碳中和的會議,并獲得北京綠色交易所頒發的碳中和證書。能鏈智電創始人、CEO王陽受邀參加,分享當下新能源產業及充換電市場發展趨勢,介紹能鏈智電的碳中和實踐。
中國充電樁市場分散,“服務為王”時代來臨
從滲透率來看,根據乘聯會發布的乘用車市場數據,9月份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31.8%,同比提升11個百分點。鑒于良好的市場表現,乘聯會將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全年銷量預測從550萬輛上調至650萬輛。王陽指出,作為新能源汽車的配套設施,國內充電樁市場也被徹底激活。預測顯示,到2030年,需要大約2000萬根公共充電樁。
王陽介紹,中國充電樁市場主要呈現兩個特征,首先,區別于以私樁為主的歐美市場,中國充電樁市場以公樁及專用樁為主。主要是由于國內城市人口密度高、缺少充足私人停車位等原因,造成國內家用樁安裝難。與此同時,換電站投資大、電池規格不統一等導致換電站覆蓋難,超充樁由于需要配套儲能設施,建設成本高。
其次,受場地、電力、服務、充電樁設備等四重要素考驗,中國充電樁運營商呈現高度分散的市場格局。以場地為例,充電場站分布于多元場景,場地所歸屬的地產商常常擁有更好的議價權,再加上充電場站需要去做電力增容,需要買樁,需要運營、運維等,以上因素決定了中國的充電市場是一個格局極度分散的市場。從2016年到2021年,中國TOP5充電運營商的市占率從90%降到了73%。
隨著大大小小的運營商入局充電樁行業,中國充電樁市場進入“服務為王”的2.0時代,像能鏈智電這樣的第三方充電服務商的價值日益凸顯。
三大業務構建行業“連接器”,多管齊下助力碳中和
王陽把能鏈智電為新能源行業提供的服務比喻成“管家式”服務。作為行業“連接器”,能鏈智電通過線上、線下充電解決方案及非電服務三大核心業務,為充電樁制造商、運營商、主機廠、企業、車隊等提供一站式服務,覆蓋新能源全價值鏈。
線上服務包括流量支持、營銷支付、訂單管理和會員管理等,以及聚合充電場站的服務能力輸出給主機廠、地圖平臺、貨運平臺等生態伙伴;線下服務包括充電樁采購、售電交易、運營管理、智慧運維等;非電服務包括為充電場站提供無人零售貨柜、共享按摩椅等配套設施,提高車主充電體驗,增加場站盈利能力。
通過讓能源交付更高效,能鏈智電的服務有效助力了國內新能源產業發展及碳中和進程。根據北京綠色交易所有限公司開展的碳排放核算,2022進博會“中國國際經濟管理技術高峰論壇”舉辦期間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共計5503千克二氧化碳當量,該碳排放量已通過能鏈智電及快電服務電動汽車充電產生的減排量進行等量抵消。意味著,在能鏈智電的助力下,行業首次通過電動汽車充電碳減排實現零碳會議。
基于能鏈智電在推動新能源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多措并舉助力碳中和等方面的創新實踐,能鏈智電現場獲得論壇組委會頒發的“2022年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碳中和年度先鋒”獎項。
作為中國規模最大且增長最快的電動汽車充電服務商之一,截至2022年6月30日,能鏈智電業務覆蓋全國358個城市,連接充電站超4.4萬個、充電槍超40萬把。6月13日,能鏈智電登陸納斯達克,成為中國充電服務第一股。根據最新發布的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第二季度,能鏈智電整體營收同比增長47%,凈收入同比增長5.9倍;上半年營收為1.0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0%。王陽預計,能鏈智電全年充電樁銷售金額預計將達到1.3-1.5億人民幣,是2021年的2.5-3倍。充電量同比將實現翻番,2022年全年充電量將突破27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