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諸暨市浣東街道東盛社區居委會負責人將社區獨居老人名單交給了供電、水務、天然氣三家單位。三家單位的大數據處理系統將對他們的電水氣使用情況進行分析,如發現異常,立即通知社區,由社區干部上門探視。
今年3月以來,國網諸暨市供電公司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深入開展服務基層系列活動。黨員服務隊在走訪時發現,社區獨居老人的關愛機制還不夠完善,當他們發生意外時,存在發現慢、得不到及時救治等問題。而獨居老人等的生活習慣與用電規律密切相關,公司可以利用數字化手段進行實時監測,及時發現問題。
為了使監測數據更加精準,國網諸暨市供電公司又聯合水務、天然氣兩家單位,在東盛社區試點數字化社區共建共享服務。他們專門組成隊伍進駐社區,三方聯動共建平安社區。
記者了解到,大數據技術將實時監測關愛對象尤其是家庭照護資源缺失的獨居老人的用電、用水、用氣情況,反饋與正常情況的偏離率,根據異常波動程度進行分級管控,采取不同的關愛措施。
目前,東盛社區共有4000多戶居民,其中近百人為獨居老人。“在社區工作中,我們一直在尋找一種方法,如何能及時掌握獨居老人的生活狀況,并對他們提供及時到位的服務。現在供電、水務、天然氣三家單位開展實時數據監測,相當于給我們裝上了眼睛和耳朵,給社區服務工作提供了極大幫助和便利。“東盛社區負責人王杜芳說。
與此同時,除了數字化聚力,供電、水務、天然氣三方還建立長效服務機制,在每月的第2周開展走訪慰問活動,檢查獨居老人家里的線路、閥門是否存在安全隱患,為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