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葆亮 江蘇省邳州市供電公司
近一段時間,“三鹿”事件在全國各大媒體“炒”得沸沸揚揚,有的辭職,有的被免職,有責任的人被刑拘。這還不是這一“事件”的句號,畫上句號的應該是“三鹿”的生命。不難想象,“三鹿”被撤架、被召回之后,“三鹿”便無人問津啦。這不是一場食品質量問題的惡作劇,而是拿祖國的未來----嬰幼兒的生命開玩笑。這個玩笑開得太大,太令人不可思議。
“三鹿”生命的終結,讓人不得不思索一個問題:誠信是生命的“品牌”!
什么是誠信?古書記載,內誠于心,外信于人。從詞義來看,“誠”與“信”是相通的?!罢\”字,翻開《現代漢語詞典》,發現這個“誠”字有四種解釋:其一,(心意)真實;其二,實在;其三,如果、果真;其四,姓。我們撇開其四,看看前三個解釋,每一個解釋都可以構成一篇鴻篇巨制??偠灾\信的解釋為誠實,守信。這就充分說明,誠信是道德主體內在的品質、信念,即所謂“內誠于心”。由此可見,“誠”突出真誠、誠實、誠懇等等;“信”則是指道德主體在大千世界交往時所表現出來的具體行為及其價值取向,“信”的核心價值為講信義,守信用,重承諾,言行一致?! ?
誠信,是生命的“品牌”,也是人生(或者企業)的精神風貌或者說原則標準。有人說,誠信是道路,隨著開拓者的腳步延伸;誠信是智慧,隨著博學者的求索積累;誠信是成功,隨著奮進者的拼搏臨近;誠信是財富的種子,只要你誠心種下,就能找到打開金庫的鑰匙。誠信,你信不信?
誠然,我們說誠信是生命的“品牌”,也不難發現有自己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異類”,“三鹿”事件便是最好的注釋。在社會上,也讓我們看到了見怪不怪的“異類”----遺棄誠信的現象普遍存在:假煙假酒、注入水的肉類、霉毒大米;還有造假賬目、花錢買來的假文憑、不惜犧牲百姓的利益換來的假政績等等……人心不平才出現的斗和秤啊,坑蒙拐騙、偷稅漏稅、走私騙匯……為何如此猖獗?而且,更為不可理喻的是,在一個單位、在一個領域、在一個藍天下……互相猜疑、互相戒備,難以坦誠相見。
人人講誠信,已成為影響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因素。因此,讓我們從誠信教育開始,重新審視“人人講誠信”極端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無比深遠的歷史意義,激發和調動我們內心世界的每一根神經,喚醒參與誠信的良知,喚醒參與誠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為促進社會和諧、為我們國家的長治久安、為我們的社會步入更加文明的明天,把誠信作為我們生命的“品牌”對待,我相信,誠信猶如一顆青澀的果,你咬一口,雖然很苦,卻回味無窮,倘若你將它丟棄,便會終身遺憾!給心靈一片凈土,給誠信一片天地,人生的道路讓我們與誠信同行,明天的天空會更好,明天的希望會更好,祖國的明天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