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記者從國家電網四川達州電業局營銷部了解到,自本月8日通過支持廣電光纖網絡通信的采集終端(簡稱:CATV采集終端)對達城西外新區中石油基地生活區210戶居民客戶用電信息采集成功后,系統運行正常,標志著該技術在達州局的試點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四川達州局成為在四川省繼成都、綿陽后的第三個試點推廣零距離智能用電管理單位。
在四川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四川達州局在智能電表推廣過程中積極探索智能用電領域的創新方法和技術手段,努力建立電力客戶雙向互動管理平臺。基于廣電光纖網絡的采集技術是由電表通過RS485接口連接到支持光電網絡通信的CATV采集終端,各CATV采集終端匯聚至廣電網絡后通過專線實現與采集系統主站之間的通信。通過試點的實際運行情況表明,采集終端上線率100%,對電表的一次抄讀成功率100%,在對電表信息抄讀和購電金額遠程下發的成功率和速度、終端在線率、通信通道穩定性等多個方面均明顯優于載波技術的用電信息集系統,解決了當前采用載波通信技術或無線方式抄表、購電金額遠程下發、智能電表余額不足時的及時信息告警的可靠性和實時性難以保障的問題。該技術具備光纖組網的優勢,通過建立可靠、高效的雙向互動平臺,能快速、可靠地將客戶購電金額遠程下發到電表,支撐網上繳費、手機繳費各種繳費方式;在客戶電費余額不足時,還可以通過屏幕顯示技術將信息發布到電視機上提前告知。廣電光纖網絡覆蓋千家萬戶,頻帶資源豐富,廣播電視信號目前只占用了光纖4芯中的1芯,還有很大通道余量。相比自建電力光纖入戶,節省了光纖鋪設的高額費用,投資少,見效快,也是節約社會資源,實現“三網融合”的有效方式,具備良好的發展前景。
四川達州局副局長黃克林在CATV采集試點現場檢查指導時指出,今后要加強與廣電網絡公司的技術合作,在智能電表的功能應用與開發、后臺技術支撐等方面進行深入探討,積極穩妥推進智能用電建設,不斷提升供電服務水平,讓老百姓享受高質量的智能用電服務。(鄭林 周茜)
信息來源:四川省電力公司